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梅花落 鲍照(南北朝) 中庭杂树多,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梅花落

鲍照(南北朝)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① 。

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注]①咨嗟:赞叹。

8.14.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5分)

9.15.明代钟惺说这首诗“似稚似老,妙妙”。所谓稚就是稚拙,老就是老练。这个评语颇有见地,也很耐人寻味。请结合全诗,加以理解。(6分)

答案

8.14.对比。(1分)将杂树和梅花进行对比,杂树只能招摇于春风,斗艳于春日,即使有的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终没有耐寒的品质;而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雪之中开花,冷露之中结实。(2分)对比突出了梅花骄傲独放的高贵品质。(2分)

9.15.“稚”体现在:①这首诗结构单纯,一二两句直抒己见,第三句作为过渡,引出下文的申述。(2分)②语言朴实无华,无雕琢,只是如实道来——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1分)确有几分“稚”趣。

“老”体现在:①傲霜独放的梅花,就是那些位卑志高、孤直不屈之士的写照(1分),当然也可以说是诗人自我形象的体现。(1分)②“零落逐寒风”的“杂树”,是与时俯仰、没有节操的龌龊小人的象征。(1分)这一点又显示出它的慷慨任气,沉劲老练的特色。

【解析】

8.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以“花”字联上“嗟”字成韵,以‘实’字联下‘日’字成韵,格法甚奇。一诗的构思新颖、巧妙,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大自然中司空见惯的树和花人格化,借助于对话、对比等手法,使诗中的深刻含义得到形象的体现,象征色彩浓郁。假象见义,借此言彼,以生动婉曲的形式言志,增添了诗歌耐人咀嚼的韵味。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15.

试题分析:本诗主要是托讽之辞,采用杂言,音节顿挫激扬,富于变化其一褒一贬,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态度。这与作者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鲍照“家世贫贱。, (鲍照《拜侍郎上疏》)在宦途上饱受压抑。他痛恨门阀土族制度,对刘宋王朝的统治深为不满,因此,他那质朴的诗句申明确表示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之士的赞扬。这里还包含着寒士被压抑的义愤和对高门世族垄断政权的控诉。诗歌以充沛的气势,强烈的个性,明陕的语言,给读者以震撼。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 A.用50mL量筒量取5.26mL水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 A.用50mL量筒量取5.26mL水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C.用托盘天平称取5.6g硝酸钾固体 D
把镁粉中混入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 A.
把镁粉中混入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盐酸         B.新制氯水            C.烧碱溶液            D.纯碱溶液
(2011福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从荧__①__(
(2011福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从荧__①__(píng)到银幕,从歌剧院到博物馆,从舞台到广场……几年五一假期,文化市场分外火爆,既
__________,在昼犹昏;___________,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
__________,在昼犹昏;___________,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文学常识与名篇名句填空。 (1)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分别是《
文学常识与名篇名句填空。 (1)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分别是《呐喊》、_________、《故事新编》;莎士比亚是欧洲时期英国著名作家,《罗密欧与朱丽叶》
有位学生考取了重点大学,给曾经对他很有帮助的张老师发
有位学生考取了重点大学,给曾经对他很有帮助的张老师发了条手机短信表示感谢。其中有不恰当和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四处加以修改。 张老师:您
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取10.
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gCO2,则下列判断正
(2013河南平顶山期末)两端开口、内表面光滑的U形管处于竖直
(2013河南平顶山期末)两端开口、内表面光滑的U形管处于竖直平面内,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10 kg的活塞A、B在外力作用下静止于左右管中同一高度h处,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