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
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写一段话来阐明自己的理由。(要求:不少于60字)(5分)
①子曰:“道不行,乘桴(木筏)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②子谓颜渊曰:“用(任用)之则行(施展抱负),舍之则藏(退隐),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③孟子曰:“得志与民由(分享,为百姓服务)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④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答案】示例①:我更推崇孔子的处世态度(观点1分)。孔子希望在自己得到重用时施行主张(2分),而在自己得不到到重用时,就选择韬光养晦、安贫乐道甚至归隐(2分),更能体现出文人的尊严与操守。
答案示例②:我更推崇孟子的处世态度(观点1分)。孟子有平治天下的雄心壮志,希望自己得到重用,把主张推广到天下(2分)。他更有舍我其谁的自信与担当,即使不得志也能坚守主张,独自践行(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对四个语句进行疏通,然后概括出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阐释即可。由①②可得出孔子的观点:在自己得到重用时施行主张,而在自己得不到到重用时,就选择韬光养晦、安贫乐道甚至归隐。由③④可得出孟子的观点:要有平治天下的雄心壮志,希望自己得到重用,把主张推广到天下。然后从孔子的尊严与操守和孟子的自信与担当角度分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