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活动小组用注射器作反应器,对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进行了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注射器作反应器,对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根据实验操作回答有关问题(假定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空气中N2和O2的体积之比为4∶1):
(1)图示是一支规格为50mL的注射器(活塞与针筒间的润滑性良好),在注射器中加入48mg铜片,然后拔出针头,在安针头处套上软胶管。
(2)先抽取少量6mol/L的稀HNO3,并立即排至废液缸中,目的是___________。
(3)再抽取10mL6mol/L的稀HNO3,把弹簧夹夹在软胶管上,反应开始时缓慢,然后逐渐加快。预期在注射器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请依次写出。
(4)反应完毕后,打开止水夹,立即将活塞拉至36.2mL处,夹好弹簧夹,观察到_______,轻摇注射器几下,静置,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重复以上操作几次,至针筒内最后无NO为止。针筒内溶液中c(NO-)为_______,c(H+)为________。共抽入空气体积至少为______。

答案


见解析
【试题分析】
解析:本题是对铜与硝酸反应实验的创新设计,也是对思维能力的创新考查。在回答实验现象时要叙述完整,注意思维的有序性;在进行计算时要抓住物质的量的关系,注意思维的深刻性。
(2)其目的是为了排除注射器内残留的少量空气。
(3)首先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联想实验情景进行推理回答:①铜片表面有气泡逸出,针筒内聚集无色气体;②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③由铜与硝酸反应的物质的量判断硝酸过量知:铜片全部溶解;④通过计算48mg铜片完全反应产生难溶于水的NO11.2mL知:活塞自动移到刻度约21.2mL处。
(4)NO被吸入的空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红棕色的NO2与水反应又变为无色。已知:4NO+3O2+2H2O=4HNO3,气体体积共减少7mL(15mL空气中约有3mLO2),活塞由36.2mL处慢慢移到约29.2mL处;从结果看NO-浓度守恒,仍为6mol/L;依总反应:2Cu+O2+4H+=2Cu2++2H2O计算得H+的浓度为(10mL×6×10-3mol/L-0.048g/64g・mol-1××4)÷(10×10-3L)=5.85mol/L;抽入空气的体积为0.048g/64g・mol-1×1/2×5×22400mL・mol-1=42mL。

相关题目

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
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抗击沙俄侵略      B.收复台湾    
已知(m −3)x2 −3x + 1 = 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
已知(m −3)x2 −3x + 1 = 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    .
我国可以管辖的300万平方公里海域,有52%与邻国有争议,对
我国可以管辖的300万平方公里海域,有52%与邻国有争议,对此,我国建立了全海域定期巡航维权制度,以显示我国对争议海域管辖的能力与决心。这表
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 ①若选用的是
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 ①若选用的是标有“3.8V,1.5W”的小灯泡,电流表应选用 量程(0.6A或3A)。电压表开始时应选用量程(3V或15V
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出
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出现“白夜”的最低纬度要比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低18度。下图中,弧线BAC为漠河等地出现“白
图13为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分布图 (单位:小
图13为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分布图 (单位:小时)。读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每日日照时数及其原因的叙述   A.甲地最少—
_______ the night they had prepared a lot of wonderful programmes.   A. For 
_______ the night they had prepared a lot of wonderful programmes.   A. For               B. At                C. On              D. Of
下列做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是 A.为了提高农作
下列做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是 A.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B.积极推广沼气和太阳能的使用 C.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