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中的抗结剂是亚铁氰化钾,其化学式为K4[Fe(CN)6] •3H2O。 42.2g K4[F

食盐中的抗结剂是亚铁氰化钾,其化学式为K4[Fe(CN)6] •3H2O

42.2g K4[Fe(CN)6] •3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15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知:虽然亚铁氰化钾自身毒性很低,但其水溶液与酸反应放出极毒的氰化氢(HCN)气体;亚铁氰化钾加热至一定温度时能分解产生氰化钾(KCN)。据此判断,烹饪食品时应注意的问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5℃下,将a mol•L-1KCNpH7)溶液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测得溶液pH=7,则KC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_______001mol•L-1(填);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HCN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___

4)在Fe2+Fe3+的催化作用下,可实现2SO2+O2+2H2O=2H2SO4的转化。已知,含SO2的废气通入Fe2+Fe3+的溶液时,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 + O2+ 4H+ = 4Fe3+ + 2H2O,则另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则上述转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5)已知Fe(OH)3的溶度积常数Ksp1.1×10-36。室温时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溶液Fe3+沉淀完全时,控制pH应不小于                  

(提示:当某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时可以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了;lg1.1×10-36=-35.96

答案

【答案】

1K4[Fe(CN)6]2分)

2)应避免与醋等酸性物质一起烹饪;控制烹饪温度不超过400℃2分)

3)>(2分) (100a-1×10-7 mol•L-12分)

42Fe3+ + SO2 + 2H2O = 2Fe2+ + SO42- + 4H+2分)  变废为宝,消除污染(2分)

53.682分)

【解析】

试题分析:依K4[Fe(CN)6] •3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可知15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K4[Fe(CN)6],减少的为水的质量。烹饪食品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应避免与醋等酸性物质一起烹饪;控制烹饪温度不超过400℃。(3)溶液为中性,KC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大于001mol•L-1,酸过量。(42Fe3+ + SO2 + 2H2O = 2Fe2+ + SO42- + 4H+2分)氧化污染气体SO2  变废为宝,消除污染. 5)已知Fe(OH)3的溶度积常数Ksp1.1×10-36控制pH应不小于3.68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中的原理有关问题。

相关题目

已知a、b为实数,集合M={,1},N={a,0},若M=N,则a+b等于(
已知a、b为实数,集合M={,1},N={a,0},若M=N,则a+b等于( ) A.﹣1  B.0    C.1    D.±1
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举例,合理的是 A、催化作用——抗体
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举例,合理的是 A、催化作用——抗体          B、运输作用——唾液淀粉酶 C、调节作用——胰岛素        D、免疫作用
设函数,其中,若存在唯一的整数,使得,则的取值范围为 A
设函数,其中,若存在唯一的整数,使得,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O2和O3       B.C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O2和O3       B.C和C      C.正丁烷和异丁烷       D.苯和甲苯 
文艺复兴先驱是哥白尼,代表作品有《神曲》。
文艺复兴先驱是哥白尼,代表作品有《神曲》。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四种粒子均表示原子   B.N与W可形成NW3型化合物   C.四种粒子均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下列实验中,“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中,“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纯碱粉末中滴加足量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
正四棱锥P―ABCD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且它的五个顶点
正四棱锥P―ABCD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且它的五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体积为 A.    B.     C.   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