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成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遗憾的是,当今人们只知王阳明生于浙江,却没有充分重视他成道于贵州的经历。其实,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

明朝正德三年(1508),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发落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王阳明惨遭此祸,自是孤独、寂寞、苦闷、悲戚。他由聚落千万家的京城,陡然降落到偏僻、荒凉的龙场,举目无亲,表食无着,不由得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他自知无处伸冤,万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却,于是对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他心乱如麻,恍恍惚惚,悲愤忧思无法排解,常常终夜不能入眠,起而仰天长啸,悲歌以抒情怀。诗不能解闷,复调越曲,曲不能解闷,乃杂以诙笑。

在此绝望之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民给予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与命运抗争。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走上一条艰苦、独特的道路。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也是他学术思想的新开端。

龙场在万山之中,书卷不可捣,于是王阳明默记《五经》要旨,但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省度程朱理学。这一改变,使王阳明摆脱了世间凡俗,跳出了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窠臼,独立思考,寻求人性解放。他在龙场附近的一个小山洞里玩易,在沉思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心境由烦躁转为安然,由悲哀转为喜悦,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绪油然而生。

谪居龙场三年,使他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朴实无华的夷民,他们与王阳明无亲无故,却能拔刀相助,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了难关。这与京城中各抢地势,勾心斗角的情况相比,有如天渊之别。他体味到人间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

千古龙冈漫有名,这是王阳明谪贬龙场期间所写的诗句,用以怀念和赞颂三国时的诸葛亮。如今,这一诗句却成了后人对他的赞誉与缅怀。这龙冈,因王阳明而名扬四海:这龙冈,被人们誉为王学圣地。天下的王学,无论是浙中、江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粤闽诸学派,抑或是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欧美的王学,寻根溯源,都以贵州为渊薮,以龙冈为始发地。王阳明一生中办过三个书院,最早的便是龙冈书院,在这里传习了第一批王学弟子,在他的<镇远旅邸书札》中提到陈宗鲁、汤伯元等16人。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实际上也是在龙冈形成的,开山之作就是《龙场生问答》与《教条示龙场谱生》。王阳明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书院。贵州的龙冈书院、江西的濂溪书院和浙江的稽山书院,构成了王学传播的主要路线。

王阳明的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贵州所作。篇是千古不磨的《瘗旅文>,激情所致,一气呵成,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后莫不黯然垂泪。另一篇是《象祠记》,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相关链接:

王阳明11岁时就立下圣人之志,先泛滥于辞章,继出入于释教道教,再遍读朱熹之书,经过26年的艰难探索,终无所得。直到37岁时在龙场的绝境中,王阳明放下得失荣辱,向死而生,终悟圣人之道。《王阳明年谱》: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子事物者误也。   

朱熹认为;格物就是向外物求天理,即通过一物一物去格,得知万事万物之理,最后豁然贯通,成为圣人。而王阳明认为,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格物即正心,致知是良知。王阳明从此与程朱分道扬镳,初步建立起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对龙场悟道的体会: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对于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当今人们对他的了解并不充分,尤其是忽略了他成道于贵州的人生经历和思想经历。

B. 流放到环境恶劣的龙场之初,举目无亲,衣食无着,艰难困苦超乎寻常,王阳明产生了种种消极情绪,对人生非常绝望。

C. 贵州龙场偏僻闭塞,贬官流放的王阳明躲在龙场附近一个安静的小山洞里沉思、品玩《易经》,心情好转,生命又恢复了生机。

D. 与王阳明无亲无故的夷民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难关,这些底层人民以真情让王阳明感知到了良知的可贵。

E. 千古龙冈漫有名,王阳明以诗明志,把自己比作隐居卧龙岗的诸葛亮,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5王阳明在龙场悟出的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王阳明成道于贵州的人生经历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答案

4AE

5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发挥独立思考,寻求人性解放;体味到人间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在绝境中,放下得失荣辱,向死而生,终悟圣人之道;认识到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或: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6启示一:逆境既是压力也是机遇;

启示二:做学问不能只是承袭,还应主动思考,另辟蹊径;

启示三:成就事业需长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启示四:将知识与生命体验或生活实践结合,才是真正的学问 

相关题目

我国重点城市近年来已发布“空气质量日报”。下列物质中
我国重点城市近年来已发布“空气质量日报”。下列物质中不列入污染指数的是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氮    C. 二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物 
1997年藏文编码正式通过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藏文(见下图
1997年藏文编码正式通过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藏文(见下图)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第一个有国际标准、获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行证的文字。西藏
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禁止
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禁止鸣喇叭的标志(如图3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
故木受绳则直,            。(《劝学》)
故木受绳则直,            。(《劝学》)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相应位置上
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北京在工业生产发展中要积极发展(    )A、高新技术产业             B、钢铁工业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氦气用于飞艇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氦气用于飞艇 B.氧气供给呼吸 C.液氮作制冷剂 D.空气在工业上用于制取氧气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处方/处变不惊       忖度/暗度陈仓       里弄/弄假成真 B.强劲/干劲十足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