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列

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级安全消毒剂。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或橘黄色气体,性质非常不稳定,温度过高或水溶液中ClO2的质量分数高于30%等均有可能引起爆炸,易与碱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制备ClO2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在反应开始之前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80℃,然后停止加热,并使其温度保持在60~80℃之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                  ,图示装置中缺少的一种必须的玻璃仪器是         

②装置A用于溶解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其中最好盛放       (填字母)。

A.20mL 60℃的温水                               B.100mL冰水

C.100mL饱和食盐水                          D.100mL沸水

③在烧瓶中加入12.25g KClO3和9g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热,反应后生成ClO2的质量为                 

(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H至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

       步骤4:加入少量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步骤5:再调节溶液的pH≤2.0;

       步骤6:继续用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①步骤1中若要量取20.00mL水样,则应选用的仪器是              

②步骤1~4的目的是测定水样中ClO2的含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步骤4中加入的指示剂为             ,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③步骤5的目的是使将溶液中的还原为以测定其含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若饮用水中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还原为,则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

答案

(1)①使反应正常进行,并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爆炸    温度计

②b    ③6.75g

(2)①25mL酸式滴定管

②淀粉溶液,蓝色褪去

④Fe(OH)3

相关题目

现有两种治疗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药方,为了比较两药方的
现有两种治疗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药方,为了比较两药方的疗效收集的数据如下表: 药方再发病人数不再发病人数 药方1 药方2          250 100  47
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静止不动,滑轮的质量和摩擦不计
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静止不动,滑轮的质量和摩擦不计,质量为M的物体A与斜面的动摩擦因素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质量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A.形成以道
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以锶原子做钟摆的
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 晶格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意图如右图所示。锶元素
我国修改后的宪法增加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我国修改后的宪法增加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
He’s very sensitive about being small, so don’t mention it. Which of the fol
He’s very sensitive about being small, so don’t mention i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the word underlined.       A.This material is sensitive to heat.       B.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农夫养了一群羊,他的羊群并非全是白羊,其中还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给我们的教训是A.生产关系调整应适应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给我们的教训是A.生产关系调整应适应生产力状况B.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要坚决杜绝“右&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