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赵鼎(宋)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本文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华胥梦”指的是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的景象。
19.这首词炼字很有特色,请赏析第二句中的“惊”字的妙处。
20.本词运用对比手法,请简析词中是如何进行的对比,并回答对比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赵鼎(宋)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本文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华胥梦”指的是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的景象。
19.这首词炼字很有特色,请赏析第二句中的“惊”字的妙处。
20.本词运用对比手法,请简析词中是如何进行的对比,并回答对比的作用。
19.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态,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意思对即可,两点可得满分。)
20.本词运用了对比手法,上片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写当年全盛时的欢乐,结尾两句又从欢乐的高潮跌入悲怆的深渊:以今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往昔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对比手法使作者冲破了时空的束缚,把悲国之思、爱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意思对即可。)
【解析】
1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炼字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惊”字的意思,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着具体语境,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分析作答。开头两句,点明身在客地,不觉时序推移之快,原来春天已经来到了。“春到小桃枝”是上元到来的表征。用轻灵之笔写深沉的感慨,将作者恨时思国的情怀表现出来。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看该字使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表现了怎样的景物或怎样的人物特征。——描 景象摹情态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 —点情景、表感情、谈作用。
2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在这首词中,对比手法的运用特别突出,例如,例如,“天涯海角悲凉地”“当年全盛时”“一觉华胥梦”“泪满衣”等都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然后再结合着对比的一般性作用(强调突出作用)具体分析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古代诗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复杂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多用比兴、对比、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衬等;此外,还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衬托(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静写动、以动写静、欲扬先抑、欲扬先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