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江革①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柔之②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③,与弟江观同生④,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⑤,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⑥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谢朓⑦尝宿卫⑧,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节选自《梁书·江革传》)

【注释】①江革:人名 。 ②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③父艰:父亲去世。④同生:

孪生兄弟。⑤训勖:督促、勉励。⑥服阕:服孝期满。

⑦谢朓:南朝宋著名诗人。⑧宿卫:值夜班。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B、六岁便文(写)

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D、少贫(孤独)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2分)       (     )

A、泯众人矣   尘气莽莽      B、是指物作诗立就   为其名

C、与革充卧具而   待君久不至,已  D、脱所著襦    后乃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十六丧母,以孝闻。

4.江革和方仲永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3分)

 

答案

 

1.D

2.AC

3.①仲永的父亲每天带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②十六岁母亲去世,他因为孝顺闻名。

4.相同点:都是年少有才,有较高的文学天赋.(1分)不同点:第一,家境不同;第二,江革与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而仲永却被父亲拉着“环谒于邑人”,不学习;第三,江革后学有所成,而仲永却“泯然众人”。(1分) 启示: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分辛劳一分才,后天教育和勤奋学习比天分更重要。(1分)

解析:

1.D中孤中的意思为年轻时。

2.B中自的意思为从、自己的意思。D中乃的意思为于是、才的意思。

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

4.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写作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题只要围绕主旨,说法合理即可。

 

相关题目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中可以看出(  ) ①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③货币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大学士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
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改正。(4分)①近年来,我
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改正。(4分)①近年来,我校多次邀请法官、律师、公安干警和法律工作者来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②采用以案说法的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 1/2N2(g)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 1/2N2(g)+CO2(g) ΔH=-373.4kJ·mol-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
2010年8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四川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区
2010年8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四川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区,看望受灾群众,并要求各级政府,尽一切努力保证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
.往盛有一半水的试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
.往盛有一半水的试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________________;同时闻到酒精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
请就在25 ℃时酸与碱混合的有关问题填空:(1)若1体积的某强
请就在25 ℃时酸与碱混合的有关问题填空:(1)若1体积的某强酸与10体积的某强碱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满足的关系是_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