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定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3所示的反应装置,现

为测定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3所示的反应装置,现有如下步骤:①称量A、B的总质量            ②称取一定质量的钠    ③将钠投入锥形瓶中并迅速塞紧带U形干燥管的橡皮塞       ④用镊子取金属钠并用滤纸吸干煤油。有关数据是:称取的金属钠质量为a g,A、B反应前总质量为b g,反应后A、B的总质量为c g。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问题:

图2-3

(1)实验步骤的顺序应为(填序号)           

(2)用a、b、c表示的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下列因素对实验结果分别有何影响(填“偏大”或“偏小”)?

①没有B装置:                       

②用金属钠时未吸干煤油:                           

③称得的金属钠表面变暗后才放入锥形瓶:                        

④反应时,钠燃烧起来:                        

答案

(1)①④②③①

(2)

(3)①偏大  ②偏大    ③偏小    ④偏小


解析:

解该题时首先弄清实验原理,它是利用Na和H2O反应时放出H2,通过测定H2的质量求出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该原理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④②③①。

2Na+2H2O2NaOH+H2↑

2Ar                       2

a                          a+b-c

2Ar∶2=a∶(a+b-c),Ar=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由

Ar=计算式分析。①没有B装置(干燥装置)部分水将随H2而离开实验装置,使a+b-c偏小,Ar偏大。②当钠上煤油未吸干时,分子增大,Ar增大。③称得的钠变暗,部分变为Na2O,不能与水反应放出H2,使a+b-c偏大,Ar偏小。④钠燃烧起来,和水反应的钠减少,产生的H2也减少,则Ar偏小。

相关题目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已知在t=1.1s时刻,质点P出现第三次波峰,求质点Q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 
下列哪一实例能证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 A.Mg
下列哪一实例能证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 A.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B.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 C.哺乳动物
等差数列{}的公差d<0,且a2·a4=12,a2+a4=8,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公差d<0,且a2·a4=12,a2+a4=8,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 A.an=2n-2(n∈N*)                          B.an=2n+4(n∈N*)C.an=-2n+12(n∈N*
如图所示,在x轴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
如图所示,在x轴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x轴上的P点位于-Q的右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x轴上还有一点与P点电场
如图,函数f(x)的图象为折线ACB,则不等式f(x)≥log2(x+1
如图,函数f(x)的图象为折线ACB,则不等式f(x)≥log2(x+1)的解集是( ) A.{x|﹣1<x≤0}  B.{x|﹣1≤x≤1}    C.{x|﹣1<x≤1}  D.{x|﹣1<x≤2}
 Personally I think it is the headmaster, not the students,         to b
 Personally I think it is the headmaster, not the students,         to blame in this respect. A. is                B. that is              C. are             
如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
如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
下列属于无丝分裂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   B.人的卵
下列属于无丝分裂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   B.人的卵母细胞的分裂 C.青蛙红细胞的分裂      D.马蛔虫受精卵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