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浣  溪  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浣  溪  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 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1)上片描绘的色调和谐、情趣盎然的湖上游春图,经“逐”、“拍”等的点化,顿使形象呼之欲出。请分析“逐”、“拍”的艺术效果。

                                                                        

(2)(2)有人说词的下片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调”,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

 

 

答案

(1)“逐”刻画了堤上游人对水上画船的热衷之情。“拍”刻画了春水活泼泼的生命。

(2)词的下片虽有及时行了之意,但词人一生怀忧时之情与愤时之意,实在是借酒浇愁,在沉醉中吐胸中郁闷,而获得精神的片刻快慰。

此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作者春日载舟颍州 西湖上的所见所感。词的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 众多游人的欢娱,下片写作者在画舫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情。整首词意境疏放清旷,婉曲蕴藉,意在言 外,别有意趣。 “堤上游人逐画船”,写所见之人:堤上踏青赏 春的人随着画船在行走。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 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拍堤春水四垂天”,写所见之景:溶溶春水,碧波浩瀚,不 断地拍打着堤岸;上空天幕四垂,远远望去,水天相 接,广阔无垠。第三句“绿杨楼外出秋千”,写出了 美景中人的活动。这句中的“出”字用得极妙。晁无咎说:“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吴 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引)王国维则说:“余谓此 本于正中(冯延巳字)《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 墙’,但欧语尤工耳。”(《人间词话》卷上)“出” 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人们好象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 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这样就 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 “白发戴花君莫笑”,“白发”,词人自指。这样的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别人见 怪,俨然画出了他旷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下句 “六幺催拍盏频传”和上句对仗,但对得灵活,使人 不觉。“六幺”即“绿腰”,曲调名。“拍”,歌的节拍。此句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 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场面。歇拍“人生何处似樽 前”,虽是议论,但它是作者感情的升华,写得凄怆 沉郁,耐人品味。

 

 

相关题目

-I’m going on a trip to Japan after the exam. -Really? ___________! A. H
-I’m going on a trip to Japan after the exam. -Really? ___________! A. Have a nice time B. Congratulations  C. OK  D. It’s nice of you
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的后果是 A.
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的后果是 A.完全没有蛋白质产物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
如图所示为LC振荡电路在电磁振荡中电容器极板间电压随时间
如图所示为LC振荡电路在电磁振荡中电容器极板间电压随时间变化的u-t图象(     )A.t1~t2时间内,电路中电流强度不断增大B.t2~t3时间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
I hate people _______ talk much but do little. A.whom        B.whose
I hate people _______ talk much but do little. A.whom        B.whose         C.which         D.who
如图7所示是测定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直流电阻的电路,L两端
如图7所示是测定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直流电阻的电路,L两端并联一只电压表,用来测量自感线圈的直流电压.在测量完毕后,将电路解体时应( ) 图7A.先
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一首诗吓不
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跑了。”这里的“一炮”是指 A.辛亥革命            B.
已知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11,12,13,14,15的方差
已知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11,12,13,14,15的方差为________.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