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5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一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是       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      

  ②对气温:      

  ③对降水:      

  ④对地下水:      

  (5)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    (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答案

(1)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2)公路

    (3)①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

    (4)①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②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③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④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5)ABD

 

本题以城市发展变化和城市人口变化为切入点,考查了城市化的表现、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第(1)、(2)题,对比两图中信息再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即可解答。第(3)题,从图1知G城1950年就已是特大城市,而图2中的②线从1950年才开始快速发展,不符合G城的状况。从图2中的①线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

来,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第(4)题,城市化能推动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第(5)题,城市化过程中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这部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沟通,缩小了城乡差别。

 

相关题目

The reports went missing in 2012 and nobody     them since then.    
The reports went missing in 2012 and nobody     them since then.     A.sees    B.saw    C.has seen     D.had seen
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物质的推断不正确
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可能含有羟基                     B.分子中可能含有羧基C.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④、⑤、⑧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___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O2和O3                        B.12H2和13H2    
十边形有多少条对角线?若将十边形的对角线全部画出比较
十边形有多少条对角线?若将十边形的对角线全部画出比较麻烦,我们可以通过边数较少的多边形的对角线寻找规律,观察下表:边数34567…对角线数025
下列地区与其主产的农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下列地区与其主产的农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黄淮海平原——棉花、甘蔗、冬小麦 B.三江平原——大豆、甜菜、冬小麦 C.江汉平原——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福尔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 ②化合物: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 ③电解质:明矾、胆矾、冰醋酸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