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拍和镜子、肖像画一样,塑造着人们的自我意识,同时自拍也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

在玻璃镜子被发明之前,古人其实很难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普通人只能从昏暗而晃动的水面中看到自己的模样。历史学家莫蒂默认为,玻璃镜子虽小,但它在14世纪被威尼斯人发明的时刻,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几千年来,人类终于可以第一次如此清晰、完整、便捷地看到自己的模样。这同时也就意味着,人类第一次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这种神奇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个人意识的增长。以西欧为例,此前,人们更多是通过自己的家族、教堂、领主、行业公会来定义自己的身份。而镜子的发明则让人们开始更多地面对自我,更经常地思考自己的身份,更频繁地从个体化的角度来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个人主义思潮的萌芽和镜子的发明也许不无关系。

镜子的出现也和艺术史上肖像画的热潮有着紧密的联系。莫蒂默说,在西欧,镜子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个人外貌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从而催生了肖像画的流行。尤其是处于社会上层的人,非常乐于邀请画家为自己绘制肖像。这些肖像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它们赤裸裸地向观众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不管我长得美还是丑,反正我很重要,请看着我!    

无论是镜子还是肖像画,都是技术和媒介塑造自我意识的典型例子。当人们从镜子中看到自己,当人们被呈现在肖像画中供人观看,人们看待自我的方式都在悄悄发生变化。

在今天这个时代,和镜子、肖像画一脉相承的媒介技术是自拍。可以说,自拍是镜子和肖像画的结合体。一方面,当人们拿起手机,用前置摄像头对准自己的时候,人们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容貌,这甚至比照镜子都更有用,经常自拍的人对自己脸上最漂亮和最需遮掩的细节都了如指掌;另一方面,自拍的下一步往往是上传到社交媒体等待点赞,这就类似于几百年前的上流社会人士公开展示自己的肖像画,期待他人的重视和欣赏。

自拍和镜子、肖像画一样,.也在深刻塑造着人们的自我意识。在社交媒体上不断收获的点赞中,人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和满足,每个人都成了自己的狗仔队,近距离曝光着自己的生活细节。然而,这种个性并不是单纯的自我表达。自拍经常看上去是随意、即兴的,但其实,大多数发布在社交媒体的自拍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挑选和美化,人们期待这些自拍能够最大限度地符合观众的审美——毕竟,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最多的点赞。

所以,与其说自拍助长了人们的自我意识,不如说它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人们可以通过自拍在社交媒体上塑造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更多是在他人面前的自我表演。

有意思的是,在普通人的表演中,他们假装自己是明星,享受着大家的注视;而名人明星则通过自拍假装自己是普通人,拉近与粉丝的距离。

1.下列各项不能证明塑造自我意识催生自我意识分裂的一项是

A.在玻璃镜子被发明之前,古人很难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

B.人们通过肖像画赤裸裸地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我很重要,请看着我。

C.自拍使每个人都成了自己的狗仔队,近距离曝光着自己的生活细节。

D.普通人通过自拍假装成明星,明星则通过自拍假装成普通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镜子的发明有可能催生了个人主义思潮的萌芽,让人们开始更多地面对自我,更经常地思考自己的身份。

B.莫蒂默认为,镜子的出现也和艺术史上肖像画的热潮有着紧密的联系,镜子的出现催生了肖像画的流行。

C.镜子、肖像画和自拍,通过技术媒介来塑造自我意识的。自拍是镜子和肖像画的结合体。

D.为了收获最多的点赞,大多数发布在社交媒体的自拍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挑选和美化,而不是经常看上去的那样随意、即兴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拍塑造着人们的自我意识,同时也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但是镜子和肖像画却不一定具有催生自我意识分裂的作用。

B.在西欧,镜子的出现催生了肖像画的流行。尤其是处于社会上层的人非常乐于邀请画家为自己绘制肖像,这些肖像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C.人们用前置摄像头对准自己的时候,此时的自拍功能更接近镜子;当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等待点赞时,此时的自拍功能就类似于几百年前的上流社会人士公开展示自己的肖像画,期待得到别人的重视和欣赏。

D.人们可以通过自拍在社交媒体上塑造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更多是在他人面前的自我表演。这说明了自拍一方面能助长人们的自我意识,同时也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

答案

1.(3分)A   2.(3分)B    3.(3分)D

相关题目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已知椭圆C:( )的离心率为,点(1,)在椭圆C上. (Ⅰ)求椭圆C的方程
已知椭圆C:( )的离心率为,点(1,)在椭圆C上.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 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定点E,使得对椭圆C的任意一条过E的弦AB, 为定值?若存在,求出
如图,已知AB=AC,BD=CD,则可推出(   ) A.△ABD≌△BCD 
如图,已知AB=AC,BD=CD,则可推出(   ) A.△ABD≌△BCD  B.△ABD≌△ACD C.△ACD≌△BCDD.△ACE≌△BDE
-- We’re organizing a party next Saturday, and I’d like you to come.   -- _
-- We’re organizing a party next Saturday, and I’d like you to come.   -- _______! I have another one that day. Thank you just the same.   A. Good luck!       B. What a pity!       C
I__ my raincoat in Lucy’s room yesterday.  A. leave         B. for
I__ my raincoat in Lucy’s room yesterday.  A. leave         B. forget        C. left             D. forgot
若长度分别为a,3,5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的值
若长度分别为a,3,5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的值可以是( ) A.1               B.2                C.3              
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磨擦因数
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磨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弹簧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放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