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陈瓘谪居郡中,一见而器之。盛章者,朱勔①党也,尝欲市婢,有武臣先取之,章诬以罪,系狱。表臣方鞫②之,郡将日:“知有盛待制乎?”表臣佯若不知者,卒直其事。累官监察御史。

帝方向儒术,表臣乞选讲官以裨圣德,且于古今成败,边防利害,详熟讲究。由是诏开经筵。迩臣有请用蔡京③之党者,侍御史沈与求乞明指其人,显行黜责,执政不悦,夺其言职。表臣争曰:“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请还与求以开言路。”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 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于是陈敏等十数人浸以录用。久之,以病请补外,以直秘阁知信州。

宰相拟表臣为检正,帝日:“将自用之。”遂除左司谏。给事中胡安国以论事不合罢,表臣上疏留之。除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帝如建康,诏表臣兼留司参议官,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二国公就外傅,兼翊善。帝日:“二国公诵习甚进,卿力也。”徙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时秦桧欲使使金议地界,指政事堂日:“归来可坐此。”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

俄起知婺州。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课最,除敷文阁待制。三岁,请祠,进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

表臣晚湛然居士,自奉无异布衣时,乡论推其清约。

(选自《宋史·昊表臣传》,有删改)

【注】①朱勔:权臣。下文的“盛待制”指盛章。②鞫(ju):审问。③蔡京:北宋权相,奸臣。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B.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C.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D.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

10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文中是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B.朕,文中为皇帝自称。“朕”原为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号:别号,指人名字以外的称号,一般是长辈起的。如欧阳修号醉翁。

D.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长官为兵部尚书。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表臣正直敢言。有人想任用奸臣蔡京的党徒,沈与求表示异议,惹怒当权者,沈被夺官,吴表臣则请求恢复沈的官职以开拓言路。

B.吴表臣公平公正。吴表臣在通州任职时,有个叫盛章的因事与一武官发生矛盾,吴表臣不顾他人劝说,审问盛章,最终公正处理了此事。

C.吴表臣深得皇帝赏识。他请求选用讲官,皇帝下令开办讲席;他多次被皇帝任命为重要官职;他对建、崇两位国公的读书进步有功,被皇帝称赞。

D.吴表臣淡泊名利。秦桧打算让他出使金国商议边界的事,并表示,回来后可以升官,他没有答应;他退休后过着清淡简约的生活。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

2)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

答案

9D

10C

11B

12.(1)台谏官是天子的耳目,是用来防止堵塞蒙蔽的,如果怪罪台谏官急切正直就罢免他,不是国家的福分。(2)碰上发大水,(吴表臣)打开常平仓用仓米救济百姓,然后吧事情上报,郡中百姓感激他。

【解析】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做此题时一是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二要注意每句表达时的主语。原文标点: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曰:“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断句时可以根据文段中虚词“者”“ 则”和关键词“曰”。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文段中虚词“者”“ 则”和关键词“曰”。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C项中“一般是长辈起的”错,一般是自己起的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如卢仝《玉川子诗集》、杜牧《樊川文集》、《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鸯图》等。如果我们不熟悉古代文人作家的别号,就很难知道这些作品的作者是谁。所以,对古代文人作家我们不但要掌握他们的名和字,而且还要记住他们的号。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依据原文“盛章者,朱勔党也,尝欲市婢,有武臣先取之,章诬以罪,系狱。表臣方鞫之,郡将日:‘知有盛待制乎?’表臣佯若不知者,卒直其事。”可知,“吴表臣,不顾他人劝说,审问盛章”错误,应该是审问武官被抓的这件事,而他人劝说,也是在审问的后面。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

12

试题分析:翻译时需要注意的(1)得分点:所以、咎、黜;(2)得分点:发、闻、得。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考中大观三年进士,提拔为通州市司里。陈瓘被贬住在当地,一见面就器重他。有个叫盛章的人,是朱勔的同党,曾想买一名女仆,有个武官先得到该女仆,圣章武县官馆罪名,武官被关进监狱。吴表臣正好审理这个案子,军中武将说:“知道有个叫盛待制的吗?”吴表臣假装不知道,最终平反的这件事。多次做官做到监察御史。

皇帝正向往儒家学说,吴表臣请求挑选讲官来不以皇帝的道德,而且对古今的成功和失败,边防上的,利和害,详细研讨探究。从此朝廷下诏开办经学讲席。近臣有人请求任用蔡京的党徒,侍御史沈与求请求明确指出这个人来。公开进行贬斥谴责,当权的人不高兴,剥夺了沈与求的言官职责。吴表臣抗争说:“台谏官是天子的耳目,是用来防止堵塞蒙蔽的,如果怪罪台谏官急切正直就罢免他,不是国家的福分,请恢复沈与求的官职,来开拓进言之路。”

当时防备秋天可能发生战事,讨论选择守边防的人,忧虑缺乏将才。吴表臣说:“好坏分明,那么天下的人都知道叛逆和顺从的道理。现在选取中以不屈服的人,越级提拔使用,其只是可以鼓励保卫边疆,策划,谋略方面也可以依靠。”于是陈敏等十几人逐渐被任用。过了很久,因病请求调往地方任职,凭着直秘阁的身份,担任信州知州。

宰相打算让吴表臣担任检正,皇帝说:“我自己将要任用他。”于是受任左司谏。给事中胡安因议论事情意见不同,被罢免。吴表臣上奏挽留他。受任提点浙西刑狱,召入朝廷担任秘书少监,并修撰《哲宗实录》。皇帝到达健康,下诏任命吴表臣兼任流司参议官,受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两位国公要外出跟从老师学习,吴表臣又兼任善。皇帝说:“两位国公读书很有进步,是您的功劳。”调任礼部侍郎,升任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当时秦桧想派吴表臣出使金国,谈判边界问题。秦桧指着政事堂说:“回来就可以坐到这里。”吴表臣不回答。又因议论大礼的事违背了圣意,罢官离去。

不久启用为婺州知州。碰上发大水,打开常平仓,用仓米救济百姓,然后把事情上报,郡中,百姓感激他。考核政绩评为最优。授任敷文阁待制。过了三年,请求领祠禄进升直学士。在家住了几年,去世,享年67岁。

吴表臣晚自号湛然居士,日常生活和没有做官时没有两样,乡里人评论推崇吴表臣清淡简约。

相关题目

Flying Ever since I was old enough to dream, I have imagined myself soaring wit
Flying Ever since I was old enough to dream, I have imagined myself soaring with the eagles. My love of flying has shaped the way I live and the person I have become. Two years ago, that passion ro
将20 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 m/s2的加速度竖直提升4 m,拉力
将20 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 m/s2的加速度竖直提升4 m,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___,到达4 m末端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_____(g取10 m/s2).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下列行为中,有利于环境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下列行为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 ①将废旧电池回收利用  ②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③尽量使用可降解塑料 
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政治因
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政治因素基本上不影响人口迁移 B、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不平衡 C.随着
Dad, my trousers are old. I want to buy a new     _____     .     
Dad, my trousers are old. I want to buy a new     _____     .           A. trousers                    B. one                         C. i
如图所示,在M、N处固定着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在它们的连
如图所示,在M、N处固定着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在它们的连线上有A、B两点,已知MA=AB=B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场强相同     B.A、B
_____ what I had originally thought, the trip turned out to be fun.   A. Instea
_____ what I had originally thought, the trip turned out to be fun.   A. Instead of           B. In spite of   C. Contrary to          D. Because of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