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俄国90%以上的人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俄国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人口一半以上是农奴。农奴每周被迫在领主的庄园内无偿劳动三四天,然后才能利用其他时间耕种自己的份地,还要承担很重的赋税。农奴的生活贫困不堪。

——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根据这一法令: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从此以后,他们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解放”法令还规定,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而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为了加强对改革后农民的控制,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旧有的农民村社中,实行连环保。村社在名义上由农民选举公职人员,实行“自治”,但又规定村社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地主有权否决村社的任何决议,有权要求撤换村社公职人员,甚至把农民开除出村社。此外还特设了一个由地方贵族产生的调停人,负责处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一切关系,以保障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改革后,农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阶级分化。农村中的富农分化出一些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他们用多种方式积累资本,添置新式农具,购置耕地,雇佣大批劳动力,发展资本主义农业。

――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1861改革后的俄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化?

(2)上述变化对俄国社会近代化有何重大影响?

答案

(1)农民的身份地位由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变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在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村社”取代了原来农奴主对农民的管理。

(2)为俄国的工业化创造了劳动力、市场、资金等条件;为俄国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解析:

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解题的关键在于充分理解材料,来分析归纳俄国农村的社会变化,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要从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诸多要素方面去分析。

相关题目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下列有关“对光”的操作错误的是(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下列有关“对光”的操作错误的是(     )A.遮光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B.高倍物镜正对准通光孔C.反光镜对向光源D.光
如图,在一个可以改变容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m的
如图,在一个可以改变容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m的某种 气体,当改变容积V时,气体的密度ρ也随之改变.ρ与V在一定范围内 满足ρ=,它的图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PA=AD,F为PD的中点. (1)求证:AF⊥平面PDC;        (2)求直线AC与平面PCD所成角的
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过程需要供给氮源: A.糖原;B.淀粉
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过程需要供给氮源: A.糖原;B.淀粉;C.脂肪D.胰岛素。
某种饮料每箱装12听,若其中有2听不合格,现质检人员随机
某种饮料每箱装12听,若其中有2听不合格,现质检人员随机抽出2听,检测出不合格的概率为(    )A.              B.                 C.
夏至日,下列日照图中,错误的是
夏至日,下列日照图中,错误的是
在半径为r、电阻为R的圆形导线框内,以直径为界,左、右两
在半径为r、电阻为R的圆形导线框内,以直径为界,左、右两侧分别存在着方向如图甲所示的匀强磁场。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为正,两部分磁场的磁感
元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无论作为文学形式,还是作为戏曲艺
元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无论作为文学形式,还是作为戏曲艺术,在元朝都是一座里程碑,元曲能取得如此成就,根本上得益于(  )A.商品经济繁荣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