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曾国藩﹣﹣从“中人”到“完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曾国藩﹣﹣从中人完人的追求(节选)

湘乡流传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偷在房梁上等着曾国藩熄灯睡觉好下来偷东西。曾国 藩在背一篇文章,怎么也背不下来,小偷都等急了,跳下房梁说,你真笨,我都背下来 了,你还背不下来,然后拂袖而去。此笑话显然是后人杜撰,但故事透露出曾国藩的脑袋可能确实不是很灵光。这个资质平庸、出身普通、成长于偏远深山之中的小孩,最后 怎会出将入相成为儒学大家呢?

曾国藩曾在家书里说: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句话体现了他尚拙的人生哲学。

在日常生活上,他笨拙地坚持他的日课十二条: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 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比如他要求自己 每天读《廿三史》二十页,天天如此,从不间断。还有他从三十岁开始写日记,一直到 他 61 岁去世,也不间断。在战争上,他不像孔明一样有很多锦囊妙计,用的也是笨拙的 计策。他以扎硬寨,打硬仗而著称。湘军主动攻城时,如同巨蟒缠人一样,用一道 一道的壕沟把这座城市活活困死。他们攻城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往往是一年、 两年,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不停地挖壕沟。安庆、九江、天京,都是这样打下来的。他 曾用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战争生涯:一是屡败屡战,一是艰苦卓绝

曾国藩做事靠的是自己执著坚韧的意志和百折不回的信念。那曾国藩树立的是什么 样的信念?遇到困难时又如何勉励自己去实现目标呢?

曾国藩有一联自箴,耐人寻味: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这副对联说的是他勉励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吃苦和惜时。其实人世间任何事情

都是这样实现的。立志、努力行动、历尽磨难、珍惜时间,这可能是所有成功人士的模 式。但说到容易,做到就很难了。曾国藩用一个字来确保自己可以做到。

,就是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悔过自新。正是因为深刻 的反思和追悔,曾国藩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先是一位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太平的儒家理学家。在戴孝办团练的初期他又采用法家思想,认为乱世必用重典。晚年 时,父亲去世,曾国藩在思云馆中重读老庄,从而学会了以柔克刚、功成身退。晚年的 曾国藩,接受耶鲁大学毕业生容闳的建议,和李鸿章一起上书建议朝廷送清国小留学生 出国深造,师夷长技以自强,因此他又是西方新思想的启蒙者。

曾国藩不仅自己在历史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还在仕途上成就了一批人,而这 些人则成为晚清时期的中流砥柱。他知人善用,在他的人生中,他不仅成就了自己,也 成就了一批落魄士子。耳熟能详的做高官的有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李鸿章等等。 学者则有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左宗棠本一介布衣,是他向皇上举荐,后来有 平定新疆之功。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在国家危难、民不聊生的时代里,曾 国藩和他物色的人才为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带来了执著的精神和希望的曙光。

曾国藩不仅事业有成,而且治家有道,教子有方。他对子女的教育,在其家书中多 有体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下的两方面。首先,居安思危,勤俭持家。楼高易倒, 树高易折。曾国藩曾说:居富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长久之计。能从勤俭耕读上效出 好规模,虽一旦罢官,尚不失兴旺气象。曾国藩在当官时,时时想着不当官时家人如 何生存。克勤克俭,宜耕宜读。这样无论当官还是为民都可聊以为生。其二,曾氏 主张,不留钱财给子孙,但留诗书和家规。在富厚堂里最让人徜徉的地方,是 3 栋藏书 楼,多的时候,藏书 30 万册。在这山清水秀的清净之所读书思考,坐拥万座书城,又有 长者的谆谆教导,怎能没有出息。

【相关链接】

曾国藩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 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 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摘自百度百科

曾国藩的政治家风度、个人的品格修养很少有人能够匹敌。他或许是十九世纪中国最 受人敬仰、最伟大的学者型官员。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立志、行动、遭遇挫折、珍惜时间,这既是曾国藩成功的法宝,也是所有成功人士的 模式。

B. 晚年的曾国藩和李鸿章一起接受容闳的建议,并上书建议朝廷送清国小留学生出国深 造,师夷长技以自强。

C. 文中多处引用曾国藩家书及原话,多角度展示了他的精神品质、思想变化、人生经验, 使传文更加客观真实,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

D. 中国第一艘轮船的建造、第一所兵工学堂的建立等,都凝聚着曾国藩的心血,因此可 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作者在文章开头讲了一个后人杜撰的笑话,是为了说明曾国藩的脑袋可能不是很灵光, 这个开头显得活泼有趣。

B. 曾国藩知人善用,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受到他的感召,这些人在国家危 难之时,为我们带来了希望和曙光。

C. 曾国藩拥有执著坚韧的意志和百折不回的信念,这是他在历史上取得卓越成就的直接 原因和根本原因。

D. 曾国藩虽然也读老庄,也曾学习西方新思想,但从立志、修身、待人、治家等方面来 看,依然不失儒家士大夫之风。

E.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推行西学第一人,因此有人说:他或许是十九世纪中国最受人敬 仰、最伟大的学者型官员。

12曾国藩尚拙的人生哲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案

10C

11AD

12在日常生活上:他笨拙地坚持日课十二条。在战争上:他使用笨拙的计策, 以扎硬寨,打硬仗著称,用壕沟把城市活活困死。在实现人生目标上:他实现目 标的方法是笨拙的:吃苦和惜时。在治家教子上:他以重视勤俭、耕读传家等笨拙的 方法治家教子。

【解析】

10试题分析:A项,也是所有成功人士的模式错,原文是这可能是所有成功人士的模式,过于绝 对。 B项,晚年的曾国藩和李鸿章一起接受容闳的建议错,原文是他接受耶鲁大学毕业生 容闳的建议,对象不当,是曾国潘接受而没有李鸿章。 D项,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错,原文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时 间不当。

11试题分析:B项,受到他的感召,无中生有。 C项,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错,执著坚韧的意志和百折不回的信念是曾国藩内心的 一种气质体现,真正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还是其仕途的顺畅,也是当时的政治环境所 决定的。 E项,近代推行西学第一人错,原文表述为他又是西方新思想的启蒙者。故选 AD

1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从日常生活上战争上实现人生目标上治家教子上分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曾国藩尚拙的人生哲学的表现,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从日常生活上、战争上、实现人生目标上、治家教子上分析。

相关题目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根据“关注食品安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根据“关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和材料,完成下面各题。(5分)(1)研究下表数据,
把12.5克含杂质的大理石(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把12.5克含杂质的大理石(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入盛有34.4克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少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抑或    阑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抑或    阑珊    漠然    贻害无穷 B.毕竟    磋跎    上阕    不记前嫌 C.经典    驰聘   
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
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我国,政府要在接受人大、政协和司法机关监督的同时,
在我国,政府要在接受人大、政协和司法机关监督的同时,更加注重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政府注重接受人民监督①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决
(12分)如图所示,在铅板A中心处有个放射源C,它能向各个
(12分)如图所示,在铅板A中心处有个放射源C,它能向各个方向不断地射出速度大小相等的电子流,B为金属网,M为紧靠B外侧的荧光屏。A和B接在电路
将一根长为a的铁丝随意截成三段,构成一个三角形,此事件
将一根长为a的铁丝随意截成三段,构成一个三角形,此事件是          (   ) A.必然事件    B.不可能事件   C.随机事件      D.不能判
以下各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秦统一六国  
以下各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秦统一六国    ②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③勾践成为霸主  ④修筑万里长城 A、①②③④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