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文后各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文后各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鹧鸪啼,鹧鸪鸟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外的游子听到鹧鸪的叫声会感到凄凉。

13.词的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4.下片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

答案

13上片前两句描写了在和风轻拂的春日里,薄云迅飞,池馆内外燕子争相衔泥筑巢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以乐景写哀情(或“以乐衬哀”“反衬”(1分)。词人自比沈郎,将眼前春意盎然的景象与自己的衰弱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作者内心的凄苦。(2分,大意对即可。青云,本指轻薄漂浮的白云,这里比喻柳絮。若学生描写景象时说“风压着柳絮贴着水面纷飞”也对。)

14表达了词人思乡思亲、羁旅漂泊、伤春之情。(3分)“鸿雁”是书信的代称,“不闻鸿雁信”表达思乡思亲而不得消息的苦恼;“鹧鸪”叫声凄切,写出作者羁旅漂泊之苦;借“落花”表达出词人伤春之情。(3分,每个意象分析1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作者用轻快的笔触三涂两抹,就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描绘出来。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几样景物,感染力很强,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柳絮)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衔泥的新燕,正软语呢喃。按理说,面对着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作者也应该心情振奋、逸兴遄飞了,但紧接着一句却是沈郎多病不胜衣。作者竟自比多病的沈约,腰围带减,瘦损不堪,值兹阳和气清之际,更加弱不禁风了。首句连用三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次句把时、空交互在一起写:季节是春天(由燕争泥可推知),天气是初晴,地点在池馆内外。这两句色彩明快。第三句点出作者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画面顿时从明快变为阴郁;这一喜、一忧、一扬、一抑,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更增加了词的动态美。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对诗歌中意象和意境的鉴赏,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一般为“诗中XX意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这类题目答题步骤是:①点明诗中所描绘的主要意象;②分析意象的特点,探求其象征意义;③总结意境特点,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然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答题的一般思路是“诗中选取了……意象……营造了……氛围创造了……意境”。

14

试题分析: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鸿雁传书,用《汉书·苏武传》中典故,诗词里常用这个典故。鸿雁不捎个信来,而鹧鸪啼声,更是时时勾起词人对故旧的思念。沙上”“竹间,既分别为鸿雁和鹧鸪栖息之地,也极可能即作者举目所见之景。作者谪居黄州期间所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的情境,与此词类似。此情惟有落花知!落花本无知;但由于作者的移情作用,竟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这样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其中含蕴的韵外之致(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就耐人寻味了。唐代皎然《诗式》说: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这句则至少包含了三重意思:一、惟有二字,说明除落花之外,作者的心情都不明了;二、落花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情是由于作者与落花的命运相似;三、落花无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无可劝慰。全词仅上片开头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用的是先实后虚的手法。下片则虚实结合,情中见景。在苏轼笔下,不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而且于情语中也往往见景物。这是一种很高妙的手法。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相关题目

已知函数的图像在点的处的切线过点,则         .
已知函数的图像在点的处的切线过点,则         .
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的值是(      )A.2或-2      B.2     
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的值是(      )A.2或-2      B.2         C.-2         D.4 
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
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刚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 记忆细胞
 One night I decided to spend some time building a happier and closer relations
 One night I decided to spend some time building a happier and closer relationship with my daughter. For several weeks she had been  16  me to play chess(棋) with her, so I suggested a game and sh
  ____makes some people appear astonishingly youthful while others seem much ol
  ____makes some people appear astonishingly youthful while others seem much older than their actual age?       A.What it is              B.What is it that       C.What i
若│x2-25│+=0,则x=_______,y=_______.
若│x2-25│+=0,则x=_______,y=_______.
 (1)以下是某市近三年市民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细读后回
 (1)以下是某市近三年市民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细读后回答问题。 阅读情况 所占比例 /时间图书阅读报纸阅读期刊阅读数字化阅读 (如网络阅读)
芦山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
芦山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这一事例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