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雅  盗 孙方友     陈州城西有个小赵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孙方友

    陈州城西有个小赵庄,庄里有个姓赵名仲字雅艺的人,文武双全,清末年间中过秀才。后来家道中落,日子越发窘迫,为养家糊口,逼入黑道,干起了偷窃的勾当。

    赵仲是文人,偷盗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穿着整齐,一副风雅。半夜拨开别家房门,先绑了男人和女人,然后彬彬有礼地道一声:“得罪!”依仗自己艺高胆不惧,竟点着蜡烛,欣赏墙上的书画,恭维主人家的艺术气氛和夫人的美丽端庄。接下来,摘下墙上的琵琶,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直听得被盗之人瞠目结舌了,才悠然起身,消失在夜色里。赵仲说,这叫落道不落价,也叫雅癖。

    这一日,赵仲又去行窃。被窃之家是陈州大户周家。赵仲蒙面入室,照例先绑了主人夫妇,然后点燃蜡烛,开始欣赏主人家的诗画。当他举烛走近一帧古画面前时,一下瞪大了眼睛。那是一幅吴伟的《灞桥风雪图》。远处是深林回绕的古刹,近景是松枝槎桠,板桥风雪。中间一客,一副落魄之态,骑驴蹒跚而过,形态凄凉。中景一曲折清泉,下可连接灞桥溅溪以助回环之势,上可伸延向苍渺以续古刹微茫……整个画面处处给人以失意悲凉感!

    赵仲看得呆了。他由画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变成了那位骑驴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酸落泪。不料趁他哀伤之时,周家主人却偷偷让夫人用嘴啃开了绳索。周家主人夺门而出,唤来守夜的家丁。家丁一下把主人卧室围了个严实。

    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过夫人,对周家主人说:“我只是个文盗,只求钱财,并不想闹人命!你若想保住夫人,万不可妄动!”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后退了几步。见形势略有缓和,赵仲松了一口气。他望了周家主人一眼,问:“知道我今日为甚吃亏吗?

    “为了这幅画!”周家主人回答。

    “你认得这幅画吗?”赵仲又问。

    周家主人见盗贼在这种时候竟问出了这种话,颇感好笑,缓了口气说:“这是明朝大家吴伟的真迹《灞桥风雪图》!

    “说说它好在哪里?”赵仲望了望周家主人,挑衅般地问。

    周家主人只是个富豪,对名画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自然说不出个道道儿,禁不住面红耳赤。

    那时候赵仲就觉得有某种“技痒”使自己浑身发热,开始居高临下、口若悬河地炫耀道:“吴伟为阳刚派,在他的勾斫斩折之中,看不出一般画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刚毅中透露出的凄凉心境处处在山川峰峦、树木阴翳之中溢出。不信你看,那线条是有力的勾斫和斩截,毫无犹豫之感。树枝也是钉头鼠尾,顿挫分明,山骨嶙刚,笔笔外露……”说着,他像忘了自己的处境,抓夫人的手自然松了,下意识地走近那画,开始指指点点,感慨阵阵……

    家主人和诸位家丁都听得呆了,个个木然,目光痴呆,为盗贼那临危不惧的执迷而叹服不已。

    赵仲说着取下那画,对周家主人说:“此画眼下已成稀世珍品,能顶你半个家产!你不该堂而皇之地挂它,应该珍藏,应该珍藏!

    周家主人恭敬地接过那画,如接珍宝,爱抚地抱在了胸前。

    赵仲拍了拍周家主人的肩头,安抚说:“裱画最忌虫蚀,切记要放进樟木箱内!”说完,突然挽过周家主人的胳膊,笑道:“让人给我拿着银钱,你送我一程如何?

    周家主人这才醒悟,但已被赵仲押做了人质。万般无奈,他只得让一家丁拿起赵仲起初包好的银钱,“送”赵仲走出了大门。

    三人走进一个背巷,赵仲止了脚步,对周家主人笑道:“多谢周兄相送,但有一言我不得不说,你老兄抱的这幅画是一幅赝品,是当初家父临摹的!那真品仍在我家!为保真品,我宁愿行窃落骂名也舍不得出手啊!

    那周家主人这才恍然大悟,一下把画轴摔得老远,忿忿地说:“你这贼,真是欺人太甚!

    赵仲飞前一步,捡了那画,连银钱也不要了,双手抱拳,对着周家主人晃了几晃,然后便飞似的消失在夜色里……

    从此,赵仲再不行窃,带着全家躲进偏僻的乡村,用平日盗得的银钱买了几亩好地,白日劳作,夜间读画——读那幅《灞桥风雪图》。

    据说,赵仲常常读得泪流满面……

14.将小说标题“雅盗”换成“赵仲”好不好?为什么?(4分)

    答:                                                                         

15.小说第三段画线处详细描述《灞桥风雪图》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答:                                                                         

16.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盗贼赵仲的的?(4分)

    答:                                                                         

17.微型小说在情节上注重“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本文,试找出一处进行分析。(4分)

    答:                                                                         

18.《雅盗》描写了一个为生活所迫的文盗赵仲别开生面的雅盗行为。有人说此小说隐中呼唤了关注文人的生存条件,也有人说赵仲的是一种讽刺。你怎么看呢?请联系全文,进行分析。(7分)

    答:                                                                         

答案

不好。2分)

①“赵仲”只是一个人名,而“雅盗”写出了赵仲的身份特点,强调了小说的事件。(1分)

②“雅盗”能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突出中心;且用“雅”来修饰“盗”,能造成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5不能。2分)

①若删去就不能营造失意悲凉的气氛;1分)

②若删去就不能借助画面的意境来侧面暗示赵仲的人生经历,进而使后文的情节缺少铺垫。1分)

16分别从赵仲的衣着、作案手法、语言和动作来进行描写。4分,每点1分)

17示例:①“赵仲评画”,赵仲在与周家主人的对话中,并没有表现出一个盗窃者的惊慌,而是因为“技痒”卖弄才华,在情节上是出人意料的。但这个情节恰好写出了赵仲的才华,进而突出了他“雅”的品质。

          ②“赵仲骗画”,赵仲拿到银钱后并没有匆匆离去,而是骗周家主人扔掉画,然后捡起画飞奔而去,这个情节写得跌宕起伏。但这个情节正好写出了周家主人的不识货,不懂艺术,也表明了赵仲对《灞桥风雪图》的在乎,符合他“雅盗”的性格与智慧。(4分,答出一点即可)

18示例:①隐中呼唤了关注文人的生存条件。赵仲在当时社会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为了生活居然干起偷盗。虽然作者非常看重他,令他盗亦有道,但是毕竟无物质支持,连自己所爱之物也只能连欺带骗才得手,可谓是文人的无奈。让我们对赵仲心生佩服之余感慨当时文人生存条件之差。

②赵仲的是一种讽刺。这样学识精博的人才做偷盗,是对当时社会的悲剧——无处用,人才埋没的讽刺;这样的稀世珍品存于无知富豪之家,明珠投暗,是对那些附庸风雅、目不识丁、愚蠢低俗的大户的讽刺;这样的故事情节安排,是讽刺。

③将两个观点结合起来也可以。(看法2分,分析5分)

相关题目

下列有关过滤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时,液
下列有关过滤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时,液面不得超过滤纸边缘     B. 为了方便操作,实验中直接将浑浊的天然水倒人漏斗中     C.
运用下列任意4个成语,写一段内容健康、主题明确的话。(6
运用下列任意4个成语,写一段内容健康、主题明确的话。(60字以内)   问心无愧  白驹国隙  郑重其事  梦寐以求  孜孜不倦  开卷有益       
悬挂在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从最低位置向上运动的时刻开
悬挂在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从最低位置向上运动的时刻开始计时,在两个周期内的振动图象如图9-6-5所示.根据这一图象回答: 图9-6-5 (1)在哪些时刻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能得到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能得到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 A浓盐酸MnO2NaOH溶液制氯气并吸收尾气 B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
(5分)用一只量筒收集CH4和Cl2的混合气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
(5分)用一只量筒收集CH4和Cl2的混合气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用灯光照射量筒中的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量筒内气体颜色           
在股票与债券这两种投资选择上,某投资者选择投资国债,
在股票与债券这两种投资选择上,某投资者选择投资国债,主要看中国债 A.流通性强               B.收益率高                C.风险
 江津南部山区盛产富硒西瓜。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
 江津南部山区盛产富硒西瓜。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和癌症等。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
利用光纤传输信息的优点是信息传输量大和             
利用光纤传输信息的优点是信息传输量大和             能力强。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