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某同学为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按下表的顺序进行实验操

6某同学为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按下表的顺序进行实验操作:

步骤

烧杯(1 000 mL)

注入自来水

500 mL

500 mL

500 mL

500 mL

放入带油渍的衣服

一件

一件

一件

一件

控制不同水温

10 10 min

30 10 min

50 10 min

70 10 min

加入等量加酶洗衣粉

0.5 g

0.5 g

0.5 g

0.5 g

用玻璃棒搅拌

5 min

5 min

5 min

5 min

观察现象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步骤3和步骤4能否调换?并说明理由。

(4)号烧杯中加入的自来水、洗衣粉、含油渍的衣服及保温时间、搅拌速度和时间均相同,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得出科学结论。

答案

答案:(1)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

(2)应选用大小相同的白布,分别滴加4滴同种的植物油,使油渍大小相同;选择的水温不合适,考虑洗涤成本,应根据当地一年中的实际气温变化来确定水温,如选取5 15 25 35 的水温。

(3)不能调换,因为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在常温时会分解部分油渍。

(4)避免因水量、水质、洗衣粉的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时间不同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差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实验操作顺序可以判断出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即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其他条件应保持一致如水量、水质、洗衣粉的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时间等。在做实验时应先让每一个实验组处于所设置的温度且恒定时,再加入洗衣粉,以保证酶发挥作用时的温度,即步骤3与步骤4不能调换。

相关题目

通过如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既可
通过如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徐新宇同学设计了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徐新宇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
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被家人
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被家人或朋友围绕,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获得成功,而对于已经受伤或身体有残疾的人来说,幸福
下列现象会使ADP含量升高的是 A.K+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B
下列现象会使ADP含量升高的是 A.K+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B.苯进入生物体细胞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D.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
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④农村村委会的选举 A.①
为节能环保,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
为节能环保,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    )A  14℃。       B  18℃。       C  22℃。       D  26℃。
九江石化总厂,是江西省唯一一家集炼油、化肥、化工为一
九江石化总厂,是江西省唯一一家集炼油、化肥、化工为一体的大型石化企业,原油主要来自山东胜利油田及海外进口,炼油厂生产的汽油、柴油主要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