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7分)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7分)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未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2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25.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答案

【答案】

24B

25.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

【解析】

2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理解古诗的内容,要注意四点:一是题目,它往往是诗歌的眼睛,概括着整首诗的内容;二是诗人,也就是联系诗人的风格和背景,诗人论诗;三是诗中的关键意向,这些意象往往揭示着诗歌的思想感情;四是注释,关键处的注释能帮助读者准确把握诗意。联系李白和诗中的意象,结合注释,本诗的大意是,齐国有个风流倜傥的后生叫鲁仲连,他是战国末期齐国人中最高尚奇妙的人物。鲁仲连又叫做鲁仲连子、鲁连子、鲁连。他的高妙就像明月刚从海底升出来,一个早上的工夫就把光茫照耀到了世间。鲁仲连义不帝秦,理由是,秦是一个弃礼义而尚首功的国家。作者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自认为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依据上述大意,“后世仰末照”句应指后代的人都仰慕鲁仲连的光彩,而不是说会被后人所遗忘。所以B项中“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理解有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25.这首诗是典型的咏古人明志诗,在答题时们一定要结合诗句,联系李白的身世和志向,把鲁仲连的遭遇与李白的遭遇联系起来,做到知人论世。诗人李白在诗中借助鲁仲连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表现了鲁仲连卓越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把鲁仲连的出仕比喻为明月出海底,表现了对他的极高评价;“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一句而来,说明其光芒穿越时空,照耀后人,使人敬仰。“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这两句说平原君要以官爵千金相赠时,他却推辞离去,足见他高尚的品格。李白就是以鲁仲连为楷模,表达自己热爱自由,渴望建功立业,同时又希望自己也像鲁仲连一样淡泊名利,最终功成身退。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古典诗歌作者情感的体察的能力。

相关题目

由于通信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
由于通信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 A.质量可以不同                 B.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C.轨
在宾馆的升降电梯中,乘客可以体会到超重或失重,下列叙
在宾馆的升降电梯中,乘客可以体会到超重或失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电梯加速上升时,乘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B.当电梯减速下降时,乘客是处
根据地理环境特点,山西省区域发展的重点是(    ) A.防
根据地理环境特点,山西省区域发展的重点是(    ) A.防治荒漠化                                B.能源基地建设 C.农业资源的综合
(08年河西区质检三理)如图,在正方体中,直线与平面所成
(08年河西区质检三理)如图,在正方体中,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A.        B.        C.            D.
填空:x2+10x+=(x+)2.
填空:x2+10x+=(x+)2.
某实验室工作人员,用初速度v0=0.09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
某实验室工作人员,用初速度v0=0.09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 粒子,轰击静止的氮原子核,产生了质子.若某次碰撞可看作对心正碰,碰后新核与质子同方
孔子曾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
孔子曾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之人,不可语上也。”这表明哪一教学主张? A.有教无类           B.启发诱导    
由2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加热分解后残渣固体的质量是原混
由2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加热分解后残渣固体的质量是原混合物质量的一半,这组混合物可能是(    ) A.Mg(HCO3)2和MgCO3                     B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