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大明湖之春  老  舍    北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

大明湖之春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幺,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么响亮好听!

    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叉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穿高梁地然,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叉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所以,它既不大,又不日月,也不湖。

    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太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设若我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光儿一一一黄河。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

   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叨那里龙井茶、藕粉与莼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不论怎么说吧,这些东西既都是水产,多少总带着些南国风味;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我写过一本小说――《大明湖》。记得我描写过一段大明湖的秋景,词句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是什么大明湖之秋。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关呀。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睛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一大概是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

    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①出错了题呢!

    (原载一九三七年三月《宇宙风》第三十六期,有删节)

    【注】①亢德先生:即陶亢德,老舍先生的好友,时任《宇宙风》杂志编辑。《大明湖之春》即是由他出题目向老舍先生约的稿。

19.文中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4)

20.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出作者笔下春天和秋天的大明湖各有什么特色。(4)

21.文章结尾处,作者说“对不起,题日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用不少篇幅“说了大明湖之秋”的原因,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5)

22.作者在原文第三段中谈到了他理想中的大明湖的春色,编者有意删去了这段文字,请你根据文意,把作者的想法补充出来。(30字左右)(5)

 

答案

19(4)(1)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对上文大明湖景色的总结,引起下文对大明湖是为名胜的描写(1)  注:只是回答“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不给分  (2)理由:是北方水城的必要条件,绝无仅有;湖中的出产丰富而名贵;秋天的明湖空阔明朗。

    注:每点1分,共3分。

20. (4)大明湖的春色特点:不:大.不明;…不湖;(1).湖中多坝,水黑:孙清,水定无波,一望无景,气味难闻。(1)大明湖的秋景特点:明朗:(1)晴暖无风。水平如镜,湖宽水静,充满画意。(1)   

21(5)作者写大明湖“明朗”的秋景是为了与大明湖不大、不明、不湖的春景相对比(或衬托、反衬等)(3)从而更突出了“大明湖之春”衰微破败的现实(1)和自己对这

种现状的遗憾、失落之情(1)

22(5)附原文.仅做参考: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

评分说明:应扣住文本,突出拆除土坝、退地还湖、疏浚湖深、引入泉水等要点. 

注:四个要点各一分,语言通顺或优美1分。

相关题目

已知.新课 标第 一 网 (1)求的值; (2)求的值.
已知.新课 标第 一 网 (1)求的值; (2)求的值.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抗日是中心,民主能自救…
“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抗日是中心,民主能自救…”。陈毅的这首诗反映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的有关事实。本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一只“220V、100W”的灯泡工作时电阻为484Ω,测量它不工作时
一只“220V、100W”的灯泡工作时电阻为484Ω,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将                484Ω(填“大于”、“等于”、“小于”).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
古罗马与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贡献是  (    ) A
古罗马与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贡献是  (    ) A.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             B.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
(10分)已知向量, 的夹角为, 且, . (1) 求           
(10分)已知向量, 的夹角为, 且, . (1) 求                   (2) 求 .
在19世界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共产
在19世界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这两者 A.对当时不公的社会问题的态度完全相同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