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共30分) 课内文言文: 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共30分)

课内文言文: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张衡传》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有柱  都:粗大                     B.发机  关:枢纽、关键

C.机巧制   牙:发动机件的枢纽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  征:征讨

15.选出各项中加点虚词“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验之事,合契若神

C.自此后                      D.乱易整,不武

16.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的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 未之有也。

A.而今安在哉。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7.下列各项中,属于候风地动仪的核心部件的一项是(     )(2分)

A.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B.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C.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3分)

②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3分)

答案

14.D

15.C

16.A

17.B

18.①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设置枢纽(用来)拨动机件。

②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这次没有应验。

【解析】

14.

试题分析:征:当为“应验”或“验证”。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 “以后”中的“以”与“后”组成合成词,表示对时间上的界定。其他三项的用法均为介词“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 A 句与例句的句式相同,都是宾语前置句;B句为判断句;C句为被动句; D句为介宾短语构成的状语后置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

试题分析: A言材料与形状,C言外在配件,D言外部装饰。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8.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①都:大。施:设置。发:拨动。②尝:曾经。发:发动。咸:都。怪:责怪。征:应验。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相关题目

若单位向量e1,e2的夹角为,向量a=e1+λe2(λ∈R),且|a|=,
若单位向量e1,e2的夹角为,向量a=e1+λe2(λ∈R),且|a|=,则λ=________.
抛物线y=-(x-L)(x-3-k)+L与抛物线y=(x-3)2+4关于原点对称,则L+k=
抛物线y=-(x-L)(x-3-k)+L与抛物线y=(x-3)2+4关于原点对称,则L+k=________。
(4分)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交流电的周期
(4分)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交流电的周期等于频率的倒数,即周期为0.02s)。“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若交流
清代商人地主“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清代商人地主“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A.导致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B.造成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C.政
“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
“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思想精髓是(    )    A.解放思想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课本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课本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东汉后期出现的抒情组诗《古诗十九首》,被后人称为“五言之冠冕”,《迢迢牵牛星
下列节日中,恩施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 A.“五一”
下列节日中,恩施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          
扪参历井仰胁息,                            
扪参历井仰胁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