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具有互补黏性末端的两DNA片段之间的连接比较容易,因此,在DNA重组中比较常用。
(1)有些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虽然识别序列不同,如ClaⅠ和HapⅡ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分别是AT↓CGAT、C↓CGG,但它们切割DNA分子所得的DNA片段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科学家称这样的一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为同尾酶。
①若某一DNA分子中有一个ClaⅠ的识别序列,用ClaⅠ完全切割后,再用DNA连接酶处理,最后将获得 ▲ 种DNA分子,这些DNA分子中 ▲ (填“有”或“无”)ClaⅠ的识别序列。
②若某一DNA分子中有ClaⅠ和HapⅡ的识别序列,用ClaⅠ和HapⅡ完全切割后,取如下图所示两个片段,用DNA连接酶处理能形成重组DNA片段,因为 ▲ 。该重组DNA片段能否再被ClaⅠ或HapⅡ识别并切割? ▲ 。
(2)如下图,甲表示某一外源DNA,乙表示待重组的另一DNA(其中a、b、c表示该DNA不同片段),丙表示甲与乙重组后形成的重组DNA。
①甲和乙需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后才能进行连接,如果用ClaⅠ来处理甲和乙,那么,要得到如图丙所示的重组DNA,甲和乙中至少分别应该有 ▲ 、 ▲ 个ClaⅠ的识别序列,形成的如丙所示的重组DNA有 ▲ 种。
②如果要在实验中只获得如图丙所示的一种重组DNA,可以选择使用 ▲ 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来处理甲和乙,使甲完全切割后产生的两端末端 ▲ (填相同或不同),甲的两端末端分别与乙切割后产生的a、c的末端 ▲ (填相同或不同),这种酶切方式在基因工程中特别有用,可以减少筛选重组DNA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