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五代]鹿虔扆①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②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注]①鹿虔扆(yi):后蜀大臣,花间词人。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②翠华:皇帝仪仗所用的旗子。这里代指皇帝车驾。
(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4分)
(2)词的下片颇具艺术感染力,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赏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五代]鹿虔扆①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②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注]①鹿虔扆(yi):后蜀大臣,花间词人。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②翠华:皇帝仪仗所用的旗子。这里代指皇帝车驾。
(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4分)
(2)词的下片颇具艺术感染力,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赏析。(4分)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意思相近即可),作者是通过景物的衬托、气氛的烘染,曲折地表达出来的。
(2)要点:①对比。烟月的无知与藕花的有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感染力。②拟人化。移情于物,烟月无情冷照,藕花却相向而泣,形象地寄托了作者的伤痛。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