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 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

t  ℃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 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晶体0 g;第二次蒸发10 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晶体3 g;第三次再蒸发掉10 g水,冷却到室温析出晶体应(    )

A.等于3 g                                      B.大于或等于3 g

C.不等于3 g                                   D.小于或等于3 g

答案

思路点拨:本题所给t  ℃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当第一次蒸发掉10 g水时,无晶体析出,此时有两个可能,一是仍为不饱和溶液,二是恰好是饱和溶液,都无晶体析出。第二次再蒸发10 g水,有3 g晶体析出。如第一次蒸发水后仍为不饱和,导致第二次蒸发从不饱和到饱和有晶体析出,将造成第三次蒸发掉10 g水后,析出晶体质量大于3 g。如第一次蒸掉10 g水后,恰好饱和,第二次蒸发掉的溶剂质量与析出晶体质量之比等于第三次蒸发掉的溶剂质量和析出晶体的质量之比。

答案:B

相关题目

缺乏维生素A易患( ) A.坏血病   B.夜盲症   C.脚气病
缺乏维生素A易患( ) A.坏血病   B.夜盲症   C.脚气病   D.佝偻病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文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日方中方睨,物方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动即含静,动不舍静”,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看,这些观点分别属于 A.怀
若函数在处有极值,则函数的图象在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若函数在处有极值,则函数的图象在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金属导体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因为金属导体中存在
金属导体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因为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的 A.原子            B.自由电子          C.质子             D.中子
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
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
 减小压强时,对已达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2Z(g)产生的影响
 减小压强时,对已达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2Z(g)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
(14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相距      L=4.5m,工件
(14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相距      L=4.5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µ=0.1,工件滑上A端时速度νA=5m/s,设工件到达B端时速度νB(g=10m/s2

最新题目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