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逆流而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

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促使了鲑鱼的回归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记得古诗上有两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来自北地,不管身在哪里,也能从风里去辨别来处方向。越鸟来自南疆,不管栖于何枝,也能从光热中感认原乡。

人呢?人又何尝不然?

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传说……不也都是溯源寻根的举措么?人的形体,不管在地球上迁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源。

人类在精神上回溯,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透过历史、艺文、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文化潜流,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这种寂寞原也是驱促一个漂泊者反省回顾的基本力量。没有那种驱促的力量,一种文化,一个种族,会很快在浩瀚人世汪洋中消失。

1.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人类的归本溯源与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案

1避免直切主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与下文人类的寻根形成比较,引起下文。

2.相同:不管迁徙多远,都要溯源寻根。不同:鲑鱼的回归只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或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人的回归是精神上的回溯,通过历史、艺文、习俗、生活记忆等,在文化上寻根溯源。

相关题目

下列实验中,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下的有 ①制备氢气的
下列实验中,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下的有 ①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的长颈漏斗;               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③
NaCl晶体中Na+与Cl-都是等距离交错排列,若食盐的密度是2.2 g·
NaCl晶体中Na+与Cl-都是等距离交错排列,若食盐的密度是2.2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食盐的摩尔质量为58.5 g·mol-1。则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
Since I in my maths exam last week, I have been struggling to make myself confi
Since I in my maths exam last week, I have been struggling to make myself confident that I can make it. A.would fail                B.was failing               C.failed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B.烧杯中有铁无铜C.烧杯中铁、铜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困而不学,民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释:连词,表转折,可是、却 B.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释:交换 C.过也
为庆祝祖国华诞,某单位排练的节目需用到如图所示的扇形
为庆祝祖国华诞,某单位排练的节目需用到如图所示的扇形布扇,布扇完全打开后,外侧两竹条AB,AC夹角为120°,AB的长为30cm,贴布部分BD的长为20cm,
以氯化钾和钛白厂的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
以氯化钾和钛白厂的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铵[(NH4)2S2O8]和氧化铁红颜料, 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其主要流程如下: (1)①反
灯L1标有“6V 3W”,灯L2没有标记,但测得它的电阻是6欧姆,
灯L1标有“6V 3W”,灯L2没有标记,但测得它的电阻是6欧姆,现将灯L1和L2串联在某电路中,灯L1和L2都能正常发光,则这个电路两端电压和L2的额定功率分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