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

阅读下列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4.“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5.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4分)

答案

24.诗人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即借无情的芳草表达出了浓重的离愁别恨。

25.

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解析】

24.

试题分析: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傍晚,夕阳映照着远处的山峦,碧色的遥天连接这秋水绿波,凄凄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映照不到的天边。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及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这里的芳草,同样是乡思离情的触媒。它遥接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使瞩目望乡的客子难以为情,而它却不管人的情绪,所以说它“无情”。到这里,方由写景隐逗出乡思离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5.

试题分析:上阕用多彩的画笔,描写出绚丽高远的深秋景色: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高气爽,在晴空万里的天幕上飘荡着虚无缥缈的云彩,那云彩被碧蓝的天色映衬着,看上去也是淡淡的翡翠颜色;金风习习,玉露冷冷,大地铺满了金黄色的树叶。远处无边的秋色与浩淼的水波相连,碧翠的秋水,在金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的涟漪,远远望去不甚清晰,似有烟雾笼罩,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天色将晚,落日的余晖映得万山红遍,天水相连之处水天一色。只有岸边的芳草,全不顾深秋已经来临,依然芳菲烂漫,一直开放到夕阳照不到的地方。看到了这深秋景色,客居他乡的词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那乡愁,好象随着这落日的余晖一直来到斜阳之外的芳草凄凄的故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如表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实验步骤.在显微
如表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实验步骤.在显微镜下,若出现了如图的视野,则涉及到实验步骤( )  实 验 步 骤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
已知集合,,则=(    ) A.      B.     C.     
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
“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
被子植物的卵细胞存在于下列哪一结构中?() A.花粉   
被子植物的卵细胞存在于下列哪一结构中?() A.花粉      B.花粉管      C.胚珠        D.柱头
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是三个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则该三
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是三个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
该工厂布局首先需考虑靠近    (    )   A.海港    B.航
该工厂布局首先需考虑靠近    (    )   A.海港    B.航空港   C.公路枢纽    D.铁路枢纽  
“a是实数,|a|<0”这一事件是( ) A.必然事件 B.不确定
“a是实数,|a|<0”这一事件是( ) A.必然事件 B.不确定事件   C.不可能事件   D.随机事件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3A(g)+B(s)⇌2C(g)+2D(g)△H>0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3A(g)+B(s)⇌2C(g)+2D(g)△H>0达到平衡后,改变以下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同等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