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海啸引发的核泄露危机,使许多居民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

日本地震海啸引发的核泄露危机,使许多居民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忧虑,甚至出现抢购食盐、不敢吃海鲜等现象。为此,我校学生会组织了“核电知识进社区”的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1】为使核电知识的介绍更加生动易懂,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一个恰当的比喻句,将语段补充完整。(3分)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相比之下,核燃料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会排放这些有害物质。但同时,核电站会排放放射性物质,必须通过专门的设施进行治理,才不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核电就像                         ,只有驯服它,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小题2】前段时间,湖北的刘女士盲目跟风,一下子买了400斤食盐,足够全家人吃30年。根据下列材料,向居民说明没必要抢购食盐的原因。(4分)
【材料一】
2011年3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我国的原盐产量超过食盐需求的八倍多,每年原盐产量为6800万吨,然而食盐的年需求量只有800万吨左右,而且企业可以随时把原盐加工成食盐。另外,目前我国生产的食盐九成以上来自井矿盐,产量、质量与用盐安全都能得到保障。
【材料二】
2011年3月25日,北京青年报刊载专家意见:碘虽然具有一定的防核辐射的作用,但我国每公斤食用盐中碘含量为20-30毫克,需要每天吃3公斤加碘盐,才能达到防核辐射的效果,这远远超出人类能够承受的盐的摄入极限,食盐过量还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多种疾病。
原因一:                                           
原因二:                                           
【小题3】近年来,一些突发事件,往往会引发一部分人的过分恐慌,造成不安定局面。请综合以上材料,就如何应对类似突发事件提出三条倡议。(4分)
倡议一:                                           
倡议二:                                           
倡议三:                                           

答案


【小题1】示例:一头威力十足又极具威胁的猛兽
评分:共3分。比喻恰当1分,突出特点1分,语言连贯1分。
【小题1】我国食盐供应量充足,我们食用的盐多是井盐或矿盐,不存在核污染问题。
通过食用碘盐很难达到防核辐射的效果,食盐过量有害身体。
  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1分。
【小题1】示例:掌握科学知识 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 不信谣,不传谣
  评分:共4分。每条1分,语言表达1分。解析:

相关题目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之一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之一是 A.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B.改变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
下列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具有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
下列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具有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促进经济发展作用的是:( )     A、美国内战                        B
已知抛物线y=ax2+x+4的对称轴是直线x=3,与x轴相交于A,B两
已知抛物线y=ax2+x+4的对称轴是直线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B在点A右侧),与y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A,B两点的坐标; (2)如
题目:传递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
题目:传递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
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
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   ) A.罗马
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3)和点B(2,―3).(1)
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3)和点B(2,―3).(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原子
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原子的M层电子数只有K层与L层电子数之和的一半,Z原子的L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L层电子数少2,且Y
图为某日150°E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
图为某日150°E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点位于(    ) A.0°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