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万两)所含信息的合理解读有
年代 | 农业税收入 | 工商杂税收入 | 其他收入 | 总收入 |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
1849 | 3281 | 77% | 969 | 23% | 4250 | 100% | ||
1885 | 3071 | 40% | 3923 | 51% | 714 | 9% | 7708 | 100% |
1911 | 4810 | 16% | 20441 | 69% | 4445 | 15% | 29696 | 100% |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
(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①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②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③洋务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上升
④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使关税增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