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孔夫子需要标准像吗

    现代人要为孔夫子制作标准塑像了。由于海内外出现儒学热,人们对塑造一代圣贤的形象有一种需要,并不奇怪,毕竟现在是一个流行形象代言人的年代。但是,为孔夫子塑像这种方式,带有一种偶像文化意味,并不是中国文化的风度。

孔夫子生于春秋时代,离今天已经有二十五个世纪之久了。除了有一些身材高大这类简略的文字记载以外,一代圣贤究竟长得什么样,并没有留下可供后人复制的真实蓝本。专门记载孔夫子言行的《论语》,其中有一章名叫《乡党》,全部内容是细细地不厌其烦地描述孔夫子如何在乡在朝,如何衣食起卧,如何言谈举止,记述了一个在任何场合都以礼守身的谦谦君子的形象。但是,通篇没有一个字去描写孔夫子的身形或长相。没有真实蓝本,艺术家们获得了自由。可以说,有一千个艺术家就有一千个孔夫子的形象。从西汉开始,唐宋元明清,都不断有孔夫子画像或塑像出现。每一种孔夫子形象都不相同。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古人创作的那些孔夫子肖像,并不好看,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丑化。但实际上,这是古人神化圣贤的一种方式。因为圣贤不同于常人,面貌也与常人不同。在传说中,孔夫子相貌就很奇特:眼露睛,鼻露孔,唇露齿,耳露轮。这还不算什么,还有一种对孔夫子身貌更加神奇的描述,根据这种描述,孔夫子头手脚背身体每一部分都与天上星宿地上山川万物相对应。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神化人物的经典方式,显示出中国人并不太看重人的外在形象这样一种意识。这使中国文化具有一种非偶像崇拜的特性。

在中国文化中,不能说没有偶像崇拜因素,但它们大多受外来文化影响,从来不是主流。

在北京天坛,人们可以看到过去由皇帝主持的祭天大典,祭祀对象就只用了一块上面写着昊天上帝,,四个大字的牌位来代表,而没有用什么偶像之类。北京还有一座帝王庙,过去里面供奉着历代帝王,全都是用牌位来代表,而不是一些偶像。

作为中国文化的伟大阐释者,孔夫子自然显示出对形貌一类东西很淡然的风度。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夫子到郑国,与弟子走散了,一个人立在东城门外。学生子贡四处打听老师的下落,有郑国人告诉他说:东门外有一个人,额头像唐尧,颈项像皋陶,但腰以下比大禹短三寸,疲乏劳累活像一条丧家之狗。在见面后,子贡把郑国人的话照实告诉了老师。孔夫子听后笑了,说:样子,一点不重要,但他说我像丧家之狗,说得对啊!说得对啊!”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还记载了一个以貌取人的故事。有一位年轻人叫子羽,相貌长得很丑恶。他想做孔夫子的学生而跟随他,但孔夫子认为他不会有什么出息。在做了一阵学生后,子羽回到家里,自己修学,他走路从不走小路,没有公事从不去找公卿大夫,行事做人公正大方。后来子羽到江南,有数百名学生跟随他,他在诸侯中也很有声望。孔夫子听说后,感叹道:我以貌取人,就看错了子羽啊。

亚圣孟子讲述的另外一个故事也很有趣。孔夫子去世以后,他的学生大约是不想离散吧,看到同学有若长得很像孔夫子,就主张把有若当做老师一样供起来伺候,他们要求孔夫子的得意门生曾子也同意这么做。曾子反对说:不可以这样。圣人德行,好像江汉之水荡涤过一样,好像秋天大太阳暴晒过一样,非常高洁,没办法去模仿啊。于是,这找特型演员扮演圣人的行为,就宣告失败了。

正如曾子所说,孔夫子最光辉的,不在于他的形象,而在于他的德行。现代人可以将一个人的真实形象很方便地保存下来流传下去,后人将来也可以很方便地一睹先人的真容。但是,对于孔夫子这样的先人而言,本来就没有一个真实的蓝本流传下来,今人就不必非要去塑造一个标准像,试图让人们相信这就是历史上存在过的形象。何况,大象无形,孔夫子的伟大是无法用有形的东西来描述的,因此,在那些与孔夫子相关的地方,没有偶像,只有书香,只有经典、思想与对话,才是中国文化应有的风度,才是先人孔夫子所期许的风度。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 (    ) (    )

A.随着儒学热的出现,有些人要为孔子制作标准塑像,这是一种偶像崇拜的社会心理的反映。

B.《论语乡党》一章对孔子的衣食起卧、言谈举止以及身材相貌等作了不厌其烦的描述。

C.在唐宋元明清的孔子塑像或画像中,孔子的相貌都非常奇特:眼露睛,鼻露孔,唇露齿,耳露轮。

D.对相貌一类的东西,孔子显示出十分淡然的风度,这正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存在偶像崇拜。

E.郑国人把孔子比喻为丧家之狗,对此,孔子非但毫不介意,而且还认为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F.大象无形。任何至圣先贤、伟人英雄,其高风亮节是无法描述的,因此不应该为他们塑像留影。

13.下列不符合中国传统非偶像崇拜特征的有(4) (     ) (     )

 A.孔子的形象在历代画像中各不相同。

 B.古人以丑化方式来创作孔子的肖像。

 C.北京天坛只有昊天上帝的牌位。

 D.北京帝王庙并不供奉历代帝王偶像。

 E.孔子拒绝收相貌丑陋的子羽为门徒。

14.文章后半部分接连写了三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这样行文是否会显得繁复?为什么?(4)

                                                                               

                                                                              

                                                                              

15.联系全文,概述作者不主张为孔子制作标准塑像的三点理由。(6)

                                                                               

                                                                              

                                                                               

答案

12.【解析】AEB项,原文是通篇没有一个字去描写孔夫子的身形或长相C项,原文是在传说中,且亦非D项,表述太绝对,与文意有出入。原文是在中国文化中,不能说没有偶像崇拜因素,但它们大多受外来文化影响,从来不是主流F项,不应该为他们塑像留影的说法过于绝对。(4分,每项得2)

13.【解析】AEA项是要说明没有留下可供后人复制的真实蓝本,况且,既然有画像,就已具有偶像崇拜的意味;E项是要说明孔子以貌取人的失误。(4分,答案全对得4分,否则不得分)

14. 答:不会。这三个故事分别从孔子如何看待自己的形貌、孔子如何看待别人的形貌、别人如何看待孔子的形貌这三个角度,论述了中国文化是有一种非偶像崇拜的特性的观点。接连写了三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使论述更全面,更充分。(4分。每个故事的概述各1分,使论述更全面,更充分1)

15. 答:孔子的容貌在史籍中没有留下可供后人复制的真实蓝本。大象无形,孔子的伟大是无法用有形的东西来描述的。与中国文化中非偶像崇拜的特性不符。并非孔子所期许的风度。(6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6)

相关题目

下列属于双子叶植物的一组是( ) A.大豆和花生     B.
下列属于双子叶植物的一组是( ) A.大豆和花生     B.大豆和玉米     C.菜豆和小麦     D.南瓜和高梁
(08湖北十堰)如图7是2008奥运福娃进行比赛的情景,结合图
(08湖北十堰)如图7是2008奥运福娃进行比赛的情景,结合图片写出两条图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能将硬水软化B.不锈钢是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能将硬水软化B.不锈钢是一种合金C.铁制品表面刷漆能防锈D.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位素的是:A、12C和14C  B、氧气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位素的是:A、12C和14C  B、氧气和臭氧  C、甲烷和乙烷  D、正丁烷和异丁烷 
以曹、刘矛盾为主线,出色描绘了当时大规模政治、军事斗
以曹、刘矛盾为主线,出色描绘了当时大规模政治、军事斗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已知分子式为C12H12的物质A的结构简式为,A苯环上的二溴代物
已知分子式为C12H12的物质A的结构简式为,A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断A苯环上的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 A.9种   
苋菜是人们常见的蔬菜,炒苋菜时汤会变红,其红色物质主
苋菜是人们常见的蔬菜,炒苋菜时汤会变红,其红色物质主要来自细胞内的哪一结构A.细胞质B.细胞核C.细胞膜D.液泡
Since the first Earth Day in 1970,American have gotten a lot “greener” towa
Since the first Earth Day in 1970,American have gotten a lot “greener” toward the environment . “We didn’t know at that time there even was an environment, let alone that there was a proble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