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食品的味道与食品材质、保鲜程度、制作方式和调料密切相关。但

①食品的味道与食品材质、保鲜程度、制作方式和调料密切相关。但是,食品的味道也与温度密不可分。长期以来,人们几乎忘了这一要素。但是,高级厨师和美食家不会忘记这一点,食品科学研究人员对此也在进行研究。什么样的温度才能使食物的味道更好呢?这要看人们餐饮的季节和吃什么类型的食物。

    在寒冬季节,吃饭时烧个火锅,既能驱寒,又会使人胃口大开;而在暑热天气下,几盘冷菜,几杯凉啤酒,则是人们理想的美味佳肴。由此可见,温度和食品味道是有密切关系的。这里说的“味道”包括味觉和嗅觉,这里说的“温度”包括进食时的环境温度和食品自身的温度。

    ③专家们曾对食品的味道与入口时的温度进行过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同一种食品,由于入口时的温度不同,其口感大不一样。营养学家根据食品味道与温度的关系,将食品分为喜凉类和喜热类。喜凉类食品温度一般在10℃左右,冷食时在O6℃之间味道最佳。凉开水在1215℃时,冷感最好,既解渴,又爽口;汽水在5℃时,消暑和保健效果最佳;西瓜则在8℃才会感到又凉又甜。

    ④喜热类食品一般在6065℃之间时味道最好。如热牛奶在65℃时,既卫生又鲜美,温度过低,不容易消毒,温度过高,增加蛋白质凝度,不易消化吸收。蜂蜜一般用65℃以下的温开水冲饮比较理想,过热的开水不仅改变了蜂蜜的甜美味道,使之变酸,而且还使酶类物质变性,降低了营养成份。又如油炸大虾,出锅时在90℃左右,等到降为70℃时,既不太烫,味道又最鲜美。 

    当然,食品的味道与环境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一些爱喝啤酒的人总结出一些感受:当坐在室温为25℃左右的屋里喝时,啤酒的温度以9℃左右口味最浓郁;而当室温在3035℃时,则啤酒的温度在1012℃时最感到痛快。对于一些喜热类食品,食用时更应该注意环境温度,因为出锅时的温度一般较高,必须降至最佳温度时食用,味道才最佳。降温的时间则与环境温度成正比,有经验的厨师或家庭主妇,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将热菜送上餐桌,使人在食用时感到色香味俱佳,这当然与他们对环境温度的把握是分不开的

14、结合文本内容,解释文题“食品的温度与味道”中的“温度”和“味道”。(2分)

15、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什么作用?(2分)

 

16文章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17、文章第④段“蜂蜜一般65℃ 以下的温开水冲饮比较理想”一句中,加点字“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8在日常生活中,你对食品的温度与味道有哪些体验与感受?请举例加以说明。(2分)

答案

14.温度:包括进食时的环境温度和食品自身的温度。味道:包括味觉和嗅觉。(2分)

15.用问句引人思考,发人深省;引入说明的对象。(2分)

16. 举例子,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具体形象地说明,温度和食品味着是具有密切关系的。(2分)

17.不能,因为一般在句中是通常的意思,删去后与实际不符,一般一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18.略。(2分)

相关题目

鸭嘴兽属于哺乳类,是因为它具有的特点是           
鸭嘴兽属于哺乳类,是因为它具有的特点是                            (    ) A.能产大型的卵                      B.能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MN表示晨线,与30°E经线所成的角为1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MN表示晨线,与30°E经线所成的角为15°,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等值线表示D河流域等降水量线分布,简要说明D河
下列实验操作或安全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    )A.淀粉
下列实验操作或安全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    )A.淀粉在稀H2SO4存在下水解,取水解后的溶液加入银氨溶液并微热,看其是否产生银镜,以验证水
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
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某校有行政人员、教学人员和教辅人员共200人,其中教学人
某校有行政人员、教学人员和教辅人员共200人,其中教学人员与教辅人员的比为10:1,行政人员有24人,现采取分层抽样容量为50的样本,那么行政人员应
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切忌试管底部接触灯芯的原因是( 
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切忌试管底部接触灯芯的原因是(    ) A.易使试管底部过热而熔化 B.使酒精燃烧不充分而浪费酒精 C.会使酒精灯火焰缺
 With an online course Lynn has over 300, 000 students all over China ________h
 With an online course Lynn has over 300, 000 students all over China ________her class    through the Internet. A. attending                  B. attended            C.
设⊿ABC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1)求△ABC的周长和面
设⊿ABC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1)求△ABC的周长和面积; (2)求的值.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