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用工业上废弃固体(主要成分Cu2S和Fe2O3)混合物制取粗铜和F

某实验小组用工业上废弃固体(主要成分Cu2SFe2O3)混合物制取粗铜和Fe2(SO4)3晶体,设计的操作流程如下:

1)除酒精灯和铁架台或三脚架外,①中所需的容器为_____;①和⑥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

2)已知试剂x为过氧化氢,写出H2O2与溶液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取少量的溶液B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某种强氧化剂,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红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褪色,该同学猜测溶液褪色的原因是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氧化剂氧化所致。

现给出以下试剂:1.0 mol/L硫酸、1.0 mol/LNaOH溶液、0.1 mol/LFe2SO43溶液、20KSCN溶液、蒸馏水。请你设计合趣实验验证乙同学的猜测是否合理。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1坩埚;坩埚钳; 玻璃棒  22Fe2++H2O2 +2H+=2Fe3++2H2O

3)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20%KSCN溶液,如溶液变红色,说明该同学的猜测是合理的,如不变红色,说明猜测不合理[或滴加过量的0.1 mol•L-1 Fe2SO43溶液,如溶液不变红色,说明合理,若变红色,说明猜测不合理]

【解析】

试题分析:1灼烧固体应该放在坩埚中,坩埚用坩埚钳夹持;灼烧操作和溶液浓缩析出硫酸铁晶体都用到玻璃棒;

2)根据流程图可知,铁过量,则溶液B中含有亚铁离子。由于加入试剂x目的是氧化亚铁离子,使用试剂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所以选用双氧水做氧化剂,反应方程式:2Fe2++H2O2 +2H+=2Fe3++2H2O

3)重新加入硫氰化钾溶液,若是溶液变红,说明该同学猜测合理,否则不合理,方法为: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20%KSCN溶液,如溶液变红色,说明该同学的猜测是合理的,如不变红色,说明猜测不合理,故答案为。

考点:考查实验操作中仪器名称、试剂选择、检验方案的试剂、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知识

相关题目

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
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因此是不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的­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扭秤装置测出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毎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校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毎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校场|校对订正  嚼舌|咬文嚼字  要职|要言不烦  薄暮|厚此薄彼 B.累赘|成年累月  结实|结
中广网2010年3月5日讯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队的成渝经
中广网2010年3月5日讯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队的成渝经济区联合调研组已于2月底前离开重庆,完成为期一周的川渝两地实地调研工作。专家预计,
(09年宜昌一中10月月考理)定义在R上的函数,对任意实数,
(09年宜昌一中10月月考理)定义在R上的函数,对任意实数,都有和成立,且,记,则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08年杨浦高级中学月考)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刻质点P的速度为v,
沿下列铁路旅行,可以参观古文化遗址、古代帝王陵墓、石
沿下列铁路旅行,可以参观古文化遗址、古代帝王陵墓、石窟艺术、革命纪念地四种人文景观的是(   ) A.京沪线 B.鹰厦线 C.陇海线 D.兰新线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的祖先筚路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的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千百年来,惨淡经营了这块广阔的土地。 B. 那时中国正处在山河破碎,老百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铁轨生锈—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铁轨生锈——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酒精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