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现象,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其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在其中。

  先说围棋。围棋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即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连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而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其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即使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即使未失一子亦算失败。其余各子价值也大有区别。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等等。由此衍生出诸子地位不可等同。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也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大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其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其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而象棋弈者则着实可悲,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之安危。将一人之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至少还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誓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它将一人之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

B.车可以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它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最大,万不可轻弃。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丢车保帅。

C.马、炮地位大体等同,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不少。马可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D.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人民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下列对“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棋局小世界,围棋和象棋的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来对垒拼杀。

B.围棋就是要保有地盘,使地盘联成一片;而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有城池作为依托,这折射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

C.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了那位无能的老帅的存活,这种游戏规则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D.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

B.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下象棋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而要想将死对方,只要保住车就可胜券在握。

C.下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判断胜负。而下象棋只为了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D.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有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精神与象棋体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答案

【小题1】B “地位最高”者应是将帅

【小题2】A  是围棋和象棋本身的特点,不属于对文化载体的理解。

【小题3】D   A、体现人类早期的目标而非终极目标,转述失当;B、“只要保住车就可胜券在握”夸大其词;C、说下象棋没有主观能动性无中生有。


解析:

相关题目

(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最小
(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最小值;    (Ⅱ)当(其中e=2.718 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Ⅲ)若
8.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
8.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 A.神经细胞的树突 B.线粒体的嵴 C.甲
室内温度为20℃,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
室内温度为20℃,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
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15
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15mol·L-1·s-1 ②v(B)=0.6mol·L-1·s-1 ③v(C)=0.4mol·L-1·s-1  ④v(D)=0.45mol·L-1·s-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
既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NO3溶液,但可溶于其混合液。现
既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NO3溶液,但可溶于其混合液。现有2mol/L稀硫酸30mL,往其中加入1.7gNaNO3晶体,充分溶解,该混和液最多可溶解铜的物质的量
对可逆反应A(s)+3B(g) 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
对可逆反应A(s)+3B(g) 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
一批长400 cm的条形钢材,需要将其截成518 mm与698 mm的两种毛
一批长400 cm的条形钢材,需要将其截成518 mm与698 mm的两种毛坯,则钢材的最大利用率为( ) A.99.75%           B.99.65%                    
如图所示,a、b是一对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板间存在着竖
如图所示,a、b是一对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板间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两板左侧正中位置以初速度v沿平行于金属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