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实验室,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一瓶没有密封好的NaOH已经结

在化学实验室,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一瓶没有密封好的NaOH已经结块。

【提出问题】结块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固体为碳酸钠

猜想二: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固体中有碳酸钠的原因________。

【查阅资料】 Na2CO3溶液pH>7,BaCl2溶液pH=7,Na2CO3+BaCl2=BaCO3↓+2NaCl

【进行实验】从瓶中取出一定量的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将溶液分三等份分别装入A、B、C三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

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结块固体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分析】

(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三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B试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设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的成分,请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

【实验反思】

(1)试剂瓶中的固体结块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在溶解固体时放出了一定的热量,依据此现象有同学认为该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钠,为验证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

 

答案

CO2 + 2NaOH=Na2CO3 + H2O

【实验分析】(1)A中溶液变红,B中有气泡产生,C中溶液变浑浊

    Na2CO3 + 2HCl=2NaCl +H2O + CO2↑

(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A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不能证明原固体有氢氧化钠

【实验设计】取少量结块固体于试管(或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或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结块固体中有氢氧化钠,否则,无氢氧化钠。(2分)

【实验反思】(1)氢氧化钠吸水潮解

(2)取碳酸钠固体将其溶解,观察是否有放热现象

解析:熟练掌握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知道氢氧化钠的变质的原因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记住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NaOH+HCl=NaCl+H2O

 

相关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          
 已知log34·log48·log8m=log416,则m= . 
 已知log34·log48·log8m=log416,则m= . 
在下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培育无籽西
在下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B.  培育无籽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必要的实验条
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必要的实验条件是(    ) 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把植物淹没在水中 C.要在黑暗条件下实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
在美国南部等地发现的畸形蛙约占10%,致畸的原因最可能是
在美国南部等地发现的畸形蛙约占10%,致畸的原因最可能是( )A.空气污染B.水域污染C.土壤污染D.人类捕杀
某烃A,相对分子质量为140,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857。A分子
某烃A,相对分子质量为140,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857。A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不与氢直接相连。A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只生成G,G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试写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