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3分)田野的树①我喜欢树。人在路上走,看到田野里一株一

【二】(23分)
田野的树
①我喜欢树。人在路上走,看到田野里一株一株独立的树,心总是难免为它所触动。秋天里,庄稼都已经收割回家,田野里更加空阔辽远,一株树孤零零站在那里,有如一个孤独的人。特别是一株小树,恰像一个孤独的少年,尤其使人牵念。陶渊明诗云:“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我觉得很有意思。一株独立的树是自足的,它不依赖于别的什么东西而存在,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②昨天,我在路上走,看到了几株孤独的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③有一种树长在远处,我叫不上它的名字。当然,我叫不上它的名字只能怪我,不能怪树。我就见过这种树中的一株,这株树长得很有意思。它的树冠从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像是凝固了的绿色爆炸,或者像攀固了的焰火。它的周围没有别的树,也没有什么庄稼,它就孤独地自己站着,持久地演示着绿色辐射的特技。
④白杨一般总是作为行道树,给栽在大路的两边。站成一排的白杨很是威风,也很有看头。不过还不如单独长着的白杨更有意味。茅盾曾说,白杨是一种力争上游的树,又说它的枝丫决不旁逸斜出。我想,他的白杨,是在新疆和河西走廊看到的,所谓的新疆杨,与我们这儿的杨树不同。我们这儿的白杨,也是有一根主干,努力地向上伸展,下面的枝丫如何,它好像就顾不上了。杨树的干是很直的,不过那不是几何学意义上的直线,远远看去,它像是书法名家笔下的线条,极有意味,又富于变化。它的树枝细而且短,向左向右参差地伸展,树叶也稀稀落落,漫不经心。这不要紧,只要有了那条贯通上下的主干,这株树就显得极有章法。直说了吧,单独长在田野里的一株杨树,那是很美的。
⑤不过,最让人感到震撼的还是那株梧桐。
⑥我在冠县东北部的兰沃乡看到一株梧桐。兰沃是水果之乡,多是梨树,路边都植白杨,那株梧桐显得突兀。我老远就看见了它,并惊异于它的沉着和大气。这株梧桐异常高大,异常雄伟。已经是晚秋天气,它还披挂齐整,似乎尚未感到秋的来临。它的树干很粗,很直,也很高,树冠也很宽博,枝杈一层层地堆叠着,充分使用着每一寸空间。那绿色是秋之绿,是不可摧折的生命力的体现,是历尽沧桑的波澜不惊。它自然达观,心平气和,不骄不矜,不怨不怒,如一个历尽忧患、火气消尽的老人,又像一个无忧无惧、心胸博大的树之王。
⑦看到田野上孤独的树,一般是在晴好的白天。到了傍晚,或者遇到雨雪的天气,人们都要回到屋顶之下,剩下那树在地里孤单单地站着。我没有观赏过风雨之中那孤独的树是一种什么样姿态。不过,那美丽的白杨和沉着的梧桐,应该是不怎么惧怕风和雨的。即使再严重的境遇,我想,那树也会坦然承受,至少不会失态。
⑧与成片的树和成排的树相比,孤独的树更能体现个性,因此更易让人辨识。我喜欢独自生长的树。我觉得,孤独的树一般都显得落落寡合,也很是谦虚,这我很喜欢。我真希望自己能有陶渊明的悠闲,提一壶酒,走到田野里的一棵树下,将酒壶挂在枯枝上,或席地而坐,或干脆就躺在树下,那种时光真是叫人神往。
【小题1】.文中写了哪三株孤独的树?作者是如何评价这三株树的?(6分)
【小题2】.指出第⑤段在内容、结构上的作用。(3分)
【小题3】.第①段和第③段分别引陶渊明、茅盾作品中的句子,各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两句任选其一)(4分)   一A.它的树冠从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像是凝固了的绿色爆炸,或者像凝固了的焰火。
B.它自然达观,心平气和,不骄不矜,不怨不怒,如一个历尽忧患、火气消尽的老人……【小题5】.结合全文看,作者喜欢独自生长的树的原因有哪些?(6分)

答案


【小题1】(6分)一株长在远处的叫不上名字的树,“很有意思”;一株长在田野里的杨树,“很美”;一株长在路边的梧桐,让人“震撼”(或:高大雄伟,沉着大气)。(共6分。三点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3分)内容上强调那株梧桐给“我”的强烈印象;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引起下文。
(共3分。内容上作用占1分,结构上作用占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4分)(1)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强调孤独的树是奇特的、富有意味的。
(2)引述茅盾的文句,用来比较,强调我们这儿白杨有独特的美。
(共4分,每点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4分)运用比喻方法,形象地描写了树冠的特征;连续用比喻,抒情色彩较浓。(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6分)①独立的树是自足的,不依赖于他物,本身就是一个世界;②孤独的树
更能体现个性,更易让人辨识;③孤独的树一般都显得落落寡合,也很谦虚。(共6分。各
占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相关题目

__________ 
__________ 
某同学测量课本宽度,四次测量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
某同学测量课本宽度,四次测量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 A.12.30cm   B.12.32 cm  C.12.77 cm  D.12.31 cm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3COOH(l)+2O2(g) === 2CO2(g)+2H2O(l)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3COOH(l)+2O2(g) === 2CO2(g)+2H2O(l)    △H1= -870.3kJ·mol-1(2)C(s)+O2(g) === CO2(g)                     △H2= -393.5 kJ·mol-1(3)H
为期两天的欧盟春季峰会于2013年3月2日在布鲁塞尔闭幕。当
为期两天的欧盟春季峰会于2013年3月2日在布鲁塞尔闭幕。当天,除英国和捷克以外的25个欧盟成员国正式签署旨在巩固财政的《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稳定、
两个通电螺线管,它们的一端都位于图11甲中的虚线框内.为
两个通电螺线管,它们的一端都位于图11甲中的虚线框内.为探究两个通电螺线管之间的磁场方向,把12枚小磁针分别放在方框内12个小黑点的位置上,实
科学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4所示给水平桌面铺
科学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4所示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天津桥春望 雍陶 津桥春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天津桥春望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释:①雍陶生活在晚唐
“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
“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    A.管仲改革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