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2017年,全国财政支出首次突破20万亿元,其中教育支出30259亿、社保和就业支出24812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4600亿元,毫无悬念地成为“前三甲”。
材料能够反映我国财政支出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明确写出变化趋势,原因分析须史论结合)
材料
2017年,全国财政支出首次突破20万亿元,其中教育支出30259亿、社保和就业支出24812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4600亿元,毫无悬念地成为“前三甲”。
材料能够反映我国财政支出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明确写出变化趋势,原因分析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趋势一:我国财政支出不断增加。
原因:①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连年增长;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促使国家、政府满足这些需求:财政对经济活动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以确保经济高速、稳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与之相配套的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环保等需求不断增加,以促使整个社会较高层次的发展;必要的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以维护国家政权稳固、主权完整。
趋势二:我国经济建设费用逐年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原因:①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连年增加;②1992年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后,我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于21世纪初初步建成,加入WTO说明得到世界认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少,主要依靠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③经济发展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加大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环保等领域的财政投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趋势三:社会文教投入呈上升趋势,所占比重不断增加。
原因:①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连年增加;②经济发展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实施211、985、双一流等工程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等;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积极参与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等,使用于经济管理和国防方面的开支比例减少。
趋势四:国防费用支出逐年增加,但所占比重是下降的。
原因:①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连年增加;②新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时代的主题”,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较长时期和平的国际环境;③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③经济发展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加大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环保等领域的财政投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财政支出。首先审题,题干要求“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明确观点是趋势,论证时需说明原因。其次表明观点,趋势必须明确总量和占比之间的关系。由图表可知,趋势一:中国的财政支出总量在不断增加,各项开支费用都在增加;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原因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总量不断增加,使财政支出增加成为一种可能;政府对科教文卫事业的支出也反映了社会需求的提高;国防支出增加的原因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等,需要结合原因去论证。图表还反映了其他趋势,如经济建设和国防费用逐年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社会文教投入呈上升趋势,所占比重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