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今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的坐于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与你天然的界限。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阴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清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③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的反光在阴阴天宇下,也满有风趣。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湿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枝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④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像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像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睛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亮风清欲坠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⑤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像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堆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溶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⑥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 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⑦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辉,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选自《品味人生》)

1.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2.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3.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请联系第段作简要分析。

4.在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

答案

1  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

       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

2  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阴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关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清淡敞开隐约中午的骄阳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

       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稳、典雅。(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3  ①月下梅花因光色幽暗而比晴雪梅花更显空蒙灵动。

       ②因为幽光能激发人的想象,人的想象被放大,人格也被放大,更富有情思。

       ③因为光度影响了态度,月光与日光所带来的美感是不同的。

4  ①通过古墙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地描绘出来,强化了作者对北窗的偏爱,因为此处更宜于读书和写作。

       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增强了画面感,营造了诗的意境。

       ③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使行文摇曳生姿,富有变化。

相关题目

今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地球
今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地球陆地表面的40%属于旱地,上面居住着全世界1/3的人口──近20亿人。人类的下列做法中能
Though he often made his little sister ______, today he was made ______ by his
Though he often made his little sister ______, today he was made ______ by his little sister. A. cry; to cry B. crying; crying C. cry; cry D. to cry; cry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与DNA分子数之比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与DNA分子数之比为(    ) A.1:2           B.1:4              C.1:8             D.1:1
Allen             nearly two hours buying this ticket yesterday afte
Allen             nearly two hours buying this ticket yesterday afternoon.A. cost                     B. spent                    C. paid
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且不同条件下进行N2 + 3H22NH3反应,根据在
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且不同条件下进行N2 + 3H22NH3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V(NH3)=0.5 mol •L-1-•min-1    B
00 ℃ 的水和100 ℃ 的水蒸气相比较:A.100 ℃ 的水比100 ℃ 的水
00 ℃ 的水和100 ℃ 的水蒸气相比较:A.100 ℃ 的水比100 ℃ 的水蒸气热;B. 100 ℃ 的水比100 ℃ 的水蒸气冷;C. 100 ℃的水和100 ℃ 的水蒸气冷热程度相同;D.无法
北京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举行,此时期北京最可能出现的不利
北京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举行,此时期北京最可能出现的不利天气是 A.台风天气                                               B
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与水反
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Fe与硫酸反应制取H2时,选用浓硫酸 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