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B.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C.置换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B.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C.置换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能是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若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金属与酸反应后生成氢气,由质量守恒定律,所得溶液的质量为金属的质量+酸的质量﹣氢气的质量,由于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故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置换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的特征、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