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卡尔•克利特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

美国科学家卡尔•克利特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5”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每个N5分子由5个氮原子构成

C.“氮5”是一种化合物

D.真空条件下“氮5”是一种气体

答案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题意,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每个N5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D、根据题意,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则可推断“氮5”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

B、每个N5分子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氮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真空条件下“氮5”是盐粒状的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单质与化合物的特征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题目

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 信息是(  )     A.古巴
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 信息是(  )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
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转录和翻译都
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转录和翻译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B.mRNA穿过核孔到细胞质中进行翻译 C.DNA复制和转录都以DNA的一条链为
伴随着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被毁,全球环境在恶化,气候在
伴随着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被毁,全球环境在恶化,气候在变暖,与此不同的是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雨林地区却在发展生态农业。人们运用光在林中垂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
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 K2O+5Na2O+16N2
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 K2O+5Na2O+16N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生成40.0L N2(标准状况)  
(2011·内江)右面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仔细观察分
(2011·内江)右面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仔细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的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
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若四河的落差相同,且仅从河
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若四河的落差相同,且仅从河流落差的角度考虑,回答7~8题。 7.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水能最丰富是( ) A.①河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B.“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 C.“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