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14.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5分)

15.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6分)

答案

14.本词刻画了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2分)词人虽然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子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2分)“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1分)

15.青山感念岁暮天寒“劝我溪边住”,对我深切关怀;明月夜夜到青溪陪我“听读《离骚》去”,更是视“我”如知己,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而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洁,物我之间亲密融洽。(3分)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画面凄清幽独,与独游西岩的词人孤寂、忧愤的内心情感融合无间。(3分)

【解析】

14.

试题分析:这首词以物写人,故侧重的是词人的品质;答题时,找出描写物的关键词,结合注释,展开联想和想象,“偃蹇”表现的是青山高耸,傲慢的形象;“天高处”表现的是明月的高洁;由此可联想到词人以青山、明月自喻,来表达自己傲岸高洁的形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

试题分析:此题可结合着词中的关键词句,从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的角度分析。青山“劝”,明月“听”,很明显,词人将青山明月人格化,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明月与我之间的融洽,性格的相似;而从意境角度,明月高悬的清辉,溪水的清澈渲染出凄清的氛围,与词人被罢官后的孤寂、忧愤相一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
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质量相同,且小于c的质量,则(    )A.b所需向心力最小B.b、c周期相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______________,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2)大弦嘈嘈如急
--Peter! Hurry up! You ___ on the phone. ---Oh, I ___ .Thank you. A. are being w
--Peter! Hurry up! You ___ on the phone. ---Oh, I ___ .Thank you. A. are being wanted, come   B. want , come   C. will want; should come   D. are wanted, am coming
阅读下面一支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玉鞭蓉]喜雨 (明)冯
阅读下面一支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玉鞭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
下列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下列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0,20,30           B.20,30,40   
目前,已发现的居室空气污染物达300多种。其中有一种来自
目前,已发现的居室空气污染物达300多种。其中有一种来自人造地板、家具以及装修粘合剂,长期接触低剂量的该物质,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免疫功能
Can you lend me the magazine _____ last week? A. you bought it        B.
Can you lend me the magazine _____ last week? A. you bought it        B. that you bought C. that you bought it    D. which you bought it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