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四五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男孩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四五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男孩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永远要记住,不管别人怎么说,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在生活中,当遇到问题时,总会有许多人站出来指指点点,七嘴八舌。有的说这样做才是正确的,有的说那样才行。但作为当事人,切忌被别人所左右,决定权在自己手中,别人的意见只是用来参考。
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太一样。但不管怎样,一个人千万要有自己的主张,别人的看法对的自然要去听,错的就不要理会。人一旦没有个性,也就像墙上的芦苇,风吹两边倒,没有自己的主心骨了。
就像材料中的小男孩说的那样,“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他认为舒适最重要,无需在意别人怎么看。
做一件事情,是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如果试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的话,那么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面对同一件事情,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道理.人生不是做算术题,每一个问题都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很多时候,谁是谁非难以定夺.如果企图把每一件事情都弄得清清楚楚,那样势必把自己搞得太累.其实,只要不是大的原则问题,还是随意一点好.
有一个画家一直想画一幅让全天下人都满意的画。他用了十年时间,终于画成了一幅。于是他将这幅画放在路边,让经过的人在画得不好的地方画一个圈。令人十分沮丧的是,当这个画家傍晚去收画的时候,发现画上面已经画满了圈圈。有朋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再临摹一幅画来,然后将画仍旧放在路边,请路人指出画中好的地方。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原来被认为画得不好的地方,这回都画满了圈圈。画家恍然大悟,不是他的画有问题,而是欣赏的人不同。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真的没有办法让所有人满意,确实也没有必要让所有人满意。每个人的欣赏水平,欣赏角度不一样,所以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也是各不相同,所谓众口难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人不能丧失自我去迎合他人。
人生应该做自己,不是出卖自己去取悦别人。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努力去实现自我,走出自己的道路。人生是自己的,没必要把选择权交到别人手上。用自己的人生取悦别人是没有意义的,也是徒劳无功的,因为无论你怎样做,别人也不会百分百的满意。
我们有太多的人为迎合别人去刻意改变自己,结果活得累,活得苦。圣严法师说过:一个人是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对你满意,即使已经尽全力去做,还是会有让别人抱怨的地方。如果所的人都对你感到满意,反而表示你可能有问题。因为如果做坏事,好人会骂你;做好事,坏人会骂你。
我们不管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恰恰是美好的。”没有人能让所有人满意,况且,人也不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的。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本题主要运用关键把握法。与儿子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这应该是本次作文立意的关键句。审题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看待自我行为,“自己”一词为立意的关键点。
与父亲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父亲想引导孩子照常规穿袜,孩子却不听从,父亲生气也是人之常情。但父亲也不能不尊重孩子感受,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按惯例做事。毕竟,孩子的做法是建立在真实感受上的,看似违反常规,却不违反常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作为父亲有必要予以尊 重,这对培养孩子的个性很重要。孩子的童真不应该被扼杀,只要孩子的举动不违背常理,只要适合其成长轨迹都应该被理解、尊重、甚至引导、鼓励。因此,面对孩子的另类表现,家长怎样处理就是一门成长教育的高深学问。
参考立意:
1.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1)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2)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3)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4)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被尊重;(5)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6)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7)别人只是观众;(8)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9)实践出真知,行不行要靠亲身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0)人要根据需要去控制物,而不能成为物的奴隶。(物的价值在为人所用,而非为了好看。)
2.父亲角度(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1)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2)人要努力适应、遵守社会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要合乎习惯,顺乎常规。)(3)要多考虑他人感受。
3.综合角度: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适应社会规范。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