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者法里德·扎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材料二   最近在各地上演的好莱坞大片《2012》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抗震救灾的情节,展示了中国形象,打破了好莱坞大片中美国人一直被塑造为拯救世界英雄的惯例。

问题:

(1)结合15世纪前后的欧洲历史扼要阐述“西方世界的崛起”?

(2)概括指出“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后美国时代”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

(3)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中国形象”的认识?

答案

(1)政治上:以天主教会为统治核心的封建统治受到挑战。经济上:以新开辟,殖民扩张为代表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代表的人文主义的兴起。

 (2)表现:欧盟成立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崛起的中国,已成为世界性大国;走出低谷的俄罗斯,仍在挑战着美国的支配地位;东亚发展中国家正在成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特点:多极化趋势;和平和发展成为历史的主流。

(3)改革开发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对民生的关注,国际形象的提升等方面回答。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注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去概括。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从通史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整合。第(2)题其实就是多极化趋势的问题。第(3)题谈“认识”, “认识”即想法。

相关题目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
关于不同时期交通的发展变化对北京商业中心的影响的说法
关于不同时期交通的发展变化对北京商业中心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朝时,钟鼓楼因靠近南米北运、物资交流中心的积水潭
---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city of Beijing, our capital? --- Yes, only once.
---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city of Beijing, our capital? --- Yes, only once. I ______ there only for two days.      A. had stayedB. were stayingC. have stayedD. stayed
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下列泰山景观中不
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下列泰山景观中不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泰山佛光    ②云海玉盘    ③泰山石敢当    ④孔子登临处 A.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
林则徐在查禁鸦片期间,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
林则徐在查禁鸦片期间,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中上联是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
蝗虫的发育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
蝗虫的发育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B.若虫身体较小,无翅,无
计算:
计算: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