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十一筐青菜 吴昌勇 ①这是陕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十一筐青菜

吴昌勇

这是陕西旬阳县吕河镇的险滩村。立春节气已过,春天午后的太阳暖暖的,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

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负责疫情防控的镇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过,他们嗓音有些沙哑。兴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

这就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保重。

④“一天进村好几趟呢!”望着各家各户的门牌,村干部说,生活还得继续,日子总会回归平静,对不?

在临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

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

⑦“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

他点点头,没吱声,继续忙活。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

老人又点了点头,依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

⑩“这几天还能上街卖菜?我问。

⑪“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

⑫“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

见我没做声,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

这菜到底送到哪儿?安全吗?接触了哪些人?一长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旋儿。

村干部隔着口罩喊话:说说嘛,没事,你说说嘛。

原来,他的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护理患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尽管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总不忘向家里报一声平安,但是他和老伴依旧惦念。

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顿了顿,他反问道,可哪有不惦记儿女的父母呢?

老两口心里发慌,于是就想出这个法子。每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

怕医院不要,担心这菜不卫生,他就在筐子里写了一个纸条,告诉医院,菜是自己种的,新鲜着呢。

⑳“女儿知道吗,知道你每天送菜吗?我问。

没说,怕她担心俺老两口,纸条落款我写着老菜农。头天送菜,我和老伴站在街边,看见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好像在打电话请示汇报。我担心他们不敢收,急忙穿过大街,给保安解释,我就是附近的老菜农,我报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他们怕冷落了我的一番好意,就收下了那筐青菜,还给我鞠了个躬!这点东西不值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意,只想让那些和我女儿一起忙碌的医生护士们能吃到一口自家园子的青菜。老人诚恳地说。

已经送出第十筐青菜了。加上今天的,就是第十一筐了。老人补充道。

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我们搭把手,一起将今天的筐子装满吧!”我提议。

老人一边装菜,一边念叨:等疫情过去,我跟老伴要和女儿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一顿团圆饭。

那个下午,在暖暖的春光里,第十一筐青菜就这样装满了。我们站在菜园边,一起目送着老人,看着他推着独轮车,载着满满一筐青菜,渐行渐远……

(节选自20200217日《人民日报》)

1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

2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

4文中插叙老菜农女儿的事情,目的是什么?

5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题目第十一筐青菜的理解。

答案

1和村干部进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遇见了老菜农。一开始我们误会他摘菜是为了上街卖,后来得知他为了支持抗疫向医院捐赠十一筐青菜的真相。被老菜农的行为感动并帮忙装菜,目送他远去。

2环境描写。描写了春天午后的阳光以及泛着油光的蔬菜,写出了阳光的温暖、土地的平展以及蔬菜的生机勃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宁静舒适的氛围,为下文写遇到老菜农作铺垫。

31)主要采用外貌描写,通过对老菜农衣着、额头汗水等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位衣着俭朴、辛勤劳作的菜农形象。

2)采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老菜农急于解释的心理,表现了老菜农的朴实。

4交代了老菜农女儿护士的身份,以及每天向医院捐赠青菜的原因,使上下文结构更加紧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写和村干部被老菜农的善举感动并帮忙装菜作铺垫;突出老菜农对女儿的关爱以及对抗疫事业的支持(感恩之心),从而深化主题。

5第十一筐青菜,表面上指老菜农在疫情期间为女儿工作的医院连续十一天免费赠送自家种植的青菜;深层含义指老菜农对女儿浓浓的亲情,以及对抗疫工作的支持(对抗疫工作者的赞美和感恩);歌颂了普通老百姓在疫情面前无私的、伟大的人性之爱。

【分析】

1考查概括故事情节。第段是开端:和村干部进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遇见了老菜农。第段是发展:我们误会他摘菜是为了上街卖,有点担心。第段是高潮:得知他为了支持抗疫向医院捐赠十一筐青菜的真相。第段是结局:被老菜农的行为感动并帮忙装菜,目送他远去。

2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画线句写了春天午后的太阳”“平展展的土地”“时令蔬菜,是环境描写,描写了险滩村里的时令蔬菜沐浴在春天午后暖暖的太阳中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生机勃勃的农村春景图。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暖和的春天。时令蔬菜长势旺盛,正可采摘,为下文写老农送菜作铺垫。

3考查赏析句子。本题要求从描写角度赏析。人物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具体是哪种描写方法,要从原文中找出标志性的词句来进行判断。

1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是对老农进行外貌描写,写出老农民一心扑在摘菜上、顾不上注意衣服的纯朴辛勤的形象。

2不卖!不卖!这菜不卖!是语言描写,着急是神态描写,写出老农担心人家误会他要卖菜,为他的安全担忧,急忙解释,表现了老农的憨厚朴实。

4考查插叙的作用。插叙的作用有:对人物和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有时起解释说明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本文插叙老菜农女儿的事情在第段,交代了老菜农女儿护士的身份,也交代了老人摘菜的原因:女儿因为抗疫的需要不能回家,为了看女儿,也为了为抗疫事业尽自己的力量,他就把自家的菜摘下来赠给医院,表现他对女儿的关爱和对抗疫事业的支持,对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从而深化了主题(爱女之情升华为爱医务人员之情,对个人的爱升华为对社会的爱)。因为插叙内容,和村干部被老菜农知道了老菜农的善举,被他感动,并有下文帮忙装菜之举,这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装菜作铺垫。

5考查赏析题目。需联系文本内容和主旨具体分析。联系内容可知,第十一筐青菜指的是老菜农给医院送去的自家种的第十一筐青菜。这是题目的表层含义。联系文章主旨可知,老人送青菜,一是为了看看女儿,表现了他对女儿的思念与牵挂,二是表达对抗击疫情的支持和对医务人员的感激,表现了他的善良淳朴、无私伟大。老菜农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是对父母的担忧,老菜农天天送菜看女儿,是对女儿的思念与牵挂。作为普通老百姓的一员,他们克制住对亲人的爱与担忧,坚持抗疫,这第十一筐青菜表现的是普通老百姓在疫情面前无私的、伟大的人性之爱。这是题目的深层含义。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美元贬值可以有效提高美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美元贬值可以有效提高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打击其他国家对美出口能力。而促使美元贬值的有效手段就是推
 —Did you see the traffic accident yesterday?  —Yes, I saw it________whe
 —Did you see the traffic accident yesterday?  —Yes, I saw it________when I ________ past the school gate. A. to happen; walked                          B. happen;
2009年12月26日,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正式运营,使两地3个小
2009年12月26日,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正式运营,使两地3个小时通达,比原先缩短了7小时,以其舒适安全快捷的性能,对公路交通和民航交通带来巨大的
Having passed all the tests, she felt a great weight _____ off her mind.   A.
Having passed all the tests, she felt a great weight _____ off her mind.   A. taking          B. taken        C. take        D. to be taken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每个人都是作者,也是自己必须负责的主编和出版者,那么传统的编辑制度就________
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
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 职业自耕农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 占人口比例24%36%30%10% ①自然经济已经
下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图中各企业高度集
下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主要原因是A.存在投入――产出的生产联系        B.交通便利,便于集聚C.共用
竖直上抛一球,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球的
竖直上抛一球,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球的速度,则 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B.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