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_之_人_慕_趣_之_名_求_趣_之_似_于_是_有_辨_说_书_画_涉_猎_古_董_以_为_清_寄_意_玄_虚_脱_迹_尘_纷_以_为_远_又_其_下_则_有_如_苏_州_之_烧_香_煮_茶_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节选自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
(1)请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2)通过这段文字,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_之_人_慕_趣_之_名_求_趣_之_似_于_是_有_辨_说_书_画_涉_猎_古_董_以_为_清_寄_意_玄_虚_脱_迹_尘_纷_以_为_远_又_其_下_则_有_如_苏_州_之_烧_香_煮_茶_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节选自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
(1)请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2)通过这段文字,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1)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
(2)作者认为,世上人所难以得到的只是一个“趣”字,只有摈弃那些追求“趣”的表面功夫,从精神实质上去领会才能获得“趣”,批评了当时的伪趣之风。
【参考译文】 世间人所难获得的只有趣罢了。趣就好比是山上的颜色,水里头的滋味,花里头的光影,女人里头的姿态,即使是很会说话的人也不能说出一句话来,只有那些内心有体会的人才能够知道。现在的人仰慕着趣的名声,追求近似于趣的东西。于是有分辨评说着书法绘画,鉴赏着古董的就自以为是“清”了。又有不务实际想些玄奥道理,离开红尘、不问世事的就自以为是“远”了。等而下之,又有像那韦苏州(应物)刻意烧香煮茶的人。这些都是趣的皮毛,和趣的实质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