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表1资料,回答1~3题。 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

据表1资料,回答1~3题。

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

根据图表资料,四个省区中,水资源总量最丰富是四川省,耕地面积和木材总蓄积量都较大的是黑龙江省,江苏和陕西省比较,江苏省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悉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中国地理区域特征与差异,重视区域的比较研究,突破在于抓住表格中关键信息,即各省区对应的人口及资源最明显的特征。①最明显的特征是水资源总量四省中居首位并且远高于其它省区,据此判断是四川;②省区最明显特征是耕地面积大,水资源配合也好,是黑龙江;③省区木材总蓄积量最低,可知山地少,可推知是江苏;④省区水资源总量最少,木材总蓄积量也不高,是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的甘肃。

【小题2】此题正确答案建立在前一题判断正确的基础上,A推理过程错误,土地结构多样,不仅据耕地面积推论山区面积;B选项中年降水量与水资源不成正比;C结论错误,森林覆盖率③比④高;从人口构成分类来看,D推论与结论正确。

【小题3】四川省种植业在四川盆地,西部为山地;黑龙江光照热量条件差,不适宜种植棉花;江苏南部一年两熟;甘肃北部是干旱区,为典型的荒漠带,农业用水需地下水与冰雪融水。

相关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
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Cl2——两个氯原子
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Cl2——两个氯原子             B.    ——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C.2SO2——2个二氧化硫           
函数f(x)=x2-x-2,x∈[-5,5],那么任取一点x0∈[-5,5],使f(
函数f(x)=x2-x-2,x∈[-5,5],那么任取一点x0∈[-5,5],使f(x0)≤0的概率是( ) A.1  B.  C.  D.
右图是小王同学的听课笔记摘录。据此可以判断,该同学的
右图是小王同学的听课笔记摘录。据此可以判断,该同学的学习内容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洋
2009年2月25日,百岁外白渡桥重返苏州河。北跨桥身借助潮汐
2009年2月25日,百岁外白渡桥重返苏州河。北跨桥身借助潮汐“回家”后第二天,南跨桥身也复位成功。外白渡桥东侧建造了苏州河河口水闸,其主要作
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
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头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C.t=
工业上用铬铁矿(主要成分FeO·Cr2O3,杂质为SiO2、Al2O3等) 生
工业上用铬铁矿(主要成分FeO·Cr2O3,杂质为SiO2、Al2O3等) 生产重铬酸钾(化学式K2Cr2O7,)的流程如下: (1)固体A中,除Na2CrO4、NaFeO2、NaOH外还有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