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化学).小组成员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  产生,说明液体是硬水. 硬水变成软水的方法有    

2)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电解一定量的水,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写化学式),当正极产生的气体为5mL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mL,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图2是改进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用玻璃三通管将图2装置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混合在一起,点燃用该混合气吹出的肥皂泡时的实验现象是:  ;图2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答案

考点:

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硬水软化就是减少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有大量浮渣产生说明是硬水;硬水软化就是减少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可以使用蒸馏或加热煮沸的方法,故填:过滤,吸附,物理,大量浮渣,煮沸,蒸馏;

2)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的体积是氢气体积的二分之一,故氧气是5mL时,氢气是10mL,故填:O2102H2O2H2↑+O2

3)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会产生尖锐的爆鸣声;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仪器和装置都用生活中废旧物品制成,体现了环保与节约资源的理念,故填:产生尖锐的爆鸣声;仪器和装置都用生活中废旧物品制成,体现了环保与节约资源的理念.

点评:

净水的知识是中考常见的考查内容,熟练掌握各物质的性质以及各步操作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题目

已知:①lmolH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 mol
已知:①lmolH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 mol C1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1原子形成l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 kJ的
“联邦制提供了一个值得考虑的榜样”,是因为它( ) ①保持
“联邦制提供了一个值得考虑的榜样”,是因为它( ) ①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②真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
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反应条件已省略,微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反应条件已省略,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 (1)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沉淀c的成分为 ; (3)溶液D
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
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条件关于离子共存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a+、Cl-、SOB.b
.  _______ in the book, he didn’t notice my coming.   A. Absorbing     
.  _______ in the book, he didn’t notice my coming.   A. Absorbing       B. Absorbed      C. To absorb       D. Being absorbed
若某程序框图如右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则等于 
若某程序框图如右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则等于            .
在△ABC中,E、F分别为线段AB、AC上的点(不与A、B、C重合)
在△ABC中,E、F分别为线段AB、AC上的点(不与A、B、C重合). (1)如图1,若EF∥BC,求证: (2)如图2,若EF不与BC平行,(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