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日走过的街道,天天穿行的小巷,明亮的教室,欢畅的校园,抑或是经常光顾的小店,时常驻足的拐角,熟悉的地方有熟悉的风景,但也常常蕴含着一个个你我都容易忽视的美丽。
请以“我熟悉的地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富含真情实感,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日走过的街道,天天穿行的小巷,明亮的教室,欢畅的校园,抑或是经常光顾的小店,时常驻足的拐角,熟悉的地方有熟悉的风景,但也常常蕴含着一个个你我都容易忽视的美丽。
请以“我熟悉的地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富含真情实感,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
熟悉的地方
我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我家屋后的那片竹林,那里承载着我童年的悲欢离合,分享了我许多的秘密。只是因为学业,我才不得不离开它。
记得去年春天,学校放月假,我回到家乡,天是阴的,心是沉的,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回家之前的第N次月考,想不到自己的成绩还是在原地徘徊,感觉到有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我的心里。我不敢去见童年的伙伴,不敢去见关心我的祖父,不敢去面对村人的目光。我为了摆脱心中的苦闷,释放心中的压力,我走进了屋后那片熟悉的竹林。
竹林中有我不知名儿的鸟儿在鸣叫,那样的清脆,那样的悦耳,它是林中的歌手,在呼唤花草树木的苏醒。我仔细地观赏着根根挺拔苍翠欲滴的竹子,鸟儿银铃般的歌声,忽然,脚下不经意绊到了一块石头,险些摔倒。我低头一看,在大石头的下方有一个探出了头的竹笋尖儿,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刺破了坚实的地面,顽强地顶起了大石块。我在周围仔细寻找它们的身影,惊讶地发现有的从草丛中钻出,有的从树兜旁挤出,有的从岩缝中挣扎出来,我被这景象惊呆了:如此的顽强,如此的执著,如此的有信念。突然间有一种强烈的气息扑鼻而来。
是啊,当春风把竹林轻轻唤醒,春雨将竹林柔情地滋润后,整个竹林像是着了魔法似的,数不清的竹笋们,钻破沉重的大地,一个个顽强地钻出地表,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它们叶尖上带着水珠,饱吸甘霖,一个劲地你追我赶地往上窜。如果静听,竹林中断断续续地响起竹笋或拔高或脱箨的声音,那是新生竹子的一声声呐喊:我要长大,我要长大!
站在竹林中,我似乎看到地底下还没有破土的笋子,正在集聚着最后的力量,努力冲破大地和黑暗的重压。此时,我心中的那块沉重的石头慢慢消失了。
我回到学校,不再为一时的成绩而苦恼,不再为亲人的关心而担心考砸,我把同学的目光、老师的目光、旁人的目光,不管它们是真情的关注,还是奚落,都看成是给我的一种动力,我要沿着自己认定的路走下去,不管前面是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我都得挺过去。因为,我心中有那一片世上最美的风景,那竹笋顽强生长的风景。
那片竹林,的确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幼年的我在那儿的掏过鸟窝,少年的我在那儿打过柴草,但我去年春天发现了竹林中动人的风景,意识到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啊!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这类题在引出标题和话题之前,肯定有一个导语或者有一个材料,所以,第一步是读懂“导语/材料”,准确理解“导语/材料”的表层意思。要特别注意,理解这类作文题的“导语/材料”必须准确、客观,千万不能离开“标题/话题”任意主观发挥。本材料是说熟悉的地方也有熟悉的风景。
首先要理解作文题“熟悉的地方”,一下子把学生带回久违的、熟悉的地方和场景,也许是从小到大生活的村子,也可能是日日走过的小河,甚至有点厌恶的校园等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自我心灵世界。
“风景”的含义应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自然界的风景,如田园风光,校园美景,四时之景等;一个是精神层面的风景,即一种好的风尚,一种精神、品质等等。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兼而有之。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材料给出题目的作文,材料很简单,借名人在微博写下的信引出学会欣赏的作文题目。“熟悉的地方”,一下子把学生带回久违的、熟悉的地方和场景,也许是从小到大生活的村子,也可能是日日走过的小河,甚至有点厌恶的校园等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自我心灵世界。写作重点在“风景”二字上,可从以是自然界的风景,如田园风光,校园美景,四时之景等;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风景,即一种好的风尚,一种精神、品质等等。从“我与风景”的关系说起,写熟悉风景对我的启示,给我的精神力量,对我的鼓舞等。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论据的选取和观点真正的吻合,能够真正的说明观点。没有牵强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