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

答案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本题主要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进行判断一类题型.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呼吸时分解有机物,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氧气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的利用,故此项正确;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的性质,这种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干冰的物理性质,因此此项不选;

C、生铁制造铁锅,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合适;

D、铜制制造导线,原理是制作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并没有变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合适.

故选A

【点评】针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判断,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相关题目

函数值域为                                 
函数值域为                                     (    ) A.(-∞,) B.(0,] C.[,+∞]D.[0,+∞]
(10分)  (CN)2被称为拟卤素,它的阴离子CN- 作为配体形成的配
(10分)  (CN)2被称为拟卤素,它的阴离子CN- 作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有重要用途。4-1  HgCl2 和Hg(CN)2反应可制得 (CN)2, 写出反应方程式。              
1L丙烷与xLO2混合点燃,丙烷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的
1L丙烷与xLO2混合点燃,丙烷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a L(气体体积均在120℃,101kPa时测定)。将aL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碱石灰后,测得剩余气
______ people came to see his pictures. Among them there were about _____ kids.
______ people came to see his pictures. Among them there were about _____ kids. A. Thousands of, a hundred                B. A thousand of, hundred     C. Thousands of, hundred
已知向左平移一个单位,然后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图像与关
已知向左平移一个单位,然后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图像与关于对称,则的解析式为       
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是Pb、PbO2,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放电
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是Pb、PbO2,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放电时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铅为负极被还原B.电解质溶液密度
24.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24.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图中若A是绿色植物,则图示的含义是()   A.光合作用  
图中若A是绿色植物,则图示的含义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分解作用      D.化合作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