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渡湘江(杜审言)迟日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渡湘江(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唐神龙初年杜审言因连坐罪流放到南方极偏远的峰州(今属越南境内)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所作。

①请分别赏析杜诗中的“悲”字和柳诗中的“共”字。(4分)

②这两首诗都是诗人身为逐客、远在异乡时所作,所抒发的情感相近,但所用的表现手法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① “悲”是想起昔日游乐,觉当前处境之可悲;直接点明情感,统摄全篇。

“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倍的;宦情凄凄加羁思凄凄,因而其分量是加倍沉重的,强化了情感。

②杜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前两句以昔日园游对照今春边愁,更突显今日的悲凉;后两句是以京国逐客南窜对照湘江逝水北流,表达对京国的怀念。柳诗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山城花尽叶落,莺鸟乱啼,以凄凉烦乱的之境,烘托诗人凄迷伤感之情。

相关题目

某天然高聚物A的水溶液加热会凝结,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
某天然高聚物A的水溶液加热会凝结,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产物之一B是生命所需的重要组成物质。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20,其中氧元素所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白烟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冰雪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酒精挥发   D.干冰升华
图1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图1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今年春季,这个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平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Do you know when the Chinese custom_________ from? --It's hard to say. But its
--Do you know when the Chinese custom_________ from? --It's hard to say. But its characteristics__________ the Tang Period. A. began ; prove                 B. started ; show C. is ; a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父母过于溺爱自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B.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我们更应发扬、传
名著阅读 (一) 却说那怪惧怕猴王,回于水底,正在窝中歇息
名著阅读 (一) 却说那怪惧怕猴王,回于水底,正在窝中歇息,只听得叫他法名,情知是观音菩萨。又闻得说“取经人在此”,他也不惧斧钺,急翻波伸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