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时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

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既擒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太祖以霸为琅邪相,敦利城、礼东莞、观北海、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

太祖之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兖州定,翕、晖亡命投霸。太祖语刘备,令语霸送二人首。霸谓备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备以霸言白太祖,太祖叹息,谓霸曰:“此古人之事而君能行之,孤之愿也。”乃皆以翕、晖为郡守。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太祖破袁谭于南皮,霸等会贺。霸因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太祖曰:“诸君忠孝,岂复在是!昔萧何遣子弟人侍,而高祖不拒,耿纯焚室舆榇①以从,而光武不逆,吾将何以易之哉!”

东州扰攘,霸等执义征暴,清定海岱,功莫大焉,皆封列侯。霸为都亭侯,加威虏将军。又与于禁讨昌豨,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有功,迁徐州史。沛国公武周为下邳令,霸敬异周,身诣令舍。部从事謥詷②不法,周得其罪,便收考竟,霸益以善周。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张辽之讨陈兰,霸别遣至皖,讨吴将韩当,使权不得救兰。当遣兵逆霸,霸与战于逢龙,当复遣兵邀霸于夹石,与战破之,还屯舒。权遣数万人乘船屯舒口,分兵救兰,闻霸军在舒,遁还。霸夜追之,比明,行百余里,邀贼前后击之。贼窘急,不得上船,赴水者甚众。由是贼不得救兰,辽遂破之。霸从讨孙权于濡须口,与张辽为前锋,行遇霖雨,大军先及,水遂长,贼船稍近,将士皆不安。辽欲去,霸止之曰:“公明于利钝,宁肯捐吾等邪?”明日果有令。辽至,以语太祖。太祖善之,拜扬威武将军。后权乞降,太祖还。留霸与夏侯敦等屯居巢。              

                                                (《三国志·魏书》)                                          

  注:①榇(chèn):棺材   ②謥詷,人名。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霸为帅,屯于开阳            屯:驻扎

    B.霸敬异周,身诣令舍           诣: 来到

    C.周得其罪,便收考竟        考:拷打

    D.当遣兵逆霸,霸与战于逢龙    逆:阻止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太祖之讨吕布也                是寡人之过也

B.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清定海岱,功莫大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D.霸与战于逢龙                   良曰:“长于臣”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表现臧霸“勇壮”的一项是(    )

①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    ②因与父俱亡命东海

③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  ④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    ⑤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   ⑥行百余里,邀贼前后击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讨伐吕布时,臧霸等曾带兵往助吕布。吕布被擒后,臧霸又把他藏匿起来,太祖点名搜索,在臧霸那里找到了吕布。

    B.在兖州叛乱中,徐、毛二人背叛太祖,后亡命出逃投靠臧霸。太祖命刘备见臧霸,并命臧霸奉上二人首级。臧霸对刘备说的一席话,使太祖改变了主意。

    C.臧霸非常尊敬下邳令武周,曾到其舍作客。后来臧霸从事謥詷不遵守法度,武周就拘押拷打謥詷。霸却没有怪罪武周,反而更加亲善。

    D.张辽讨陈兰,臧霸被调到皖地,讨伐吴将韩当,使孙权不得前救陈兰。韩当阻止臧霸于夹石,被臧霸击败。孙权遣数万人分兵救陈兰,闻知霸军在舒城,立即撤军。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

   (2)部从事謥詷不法,周得其罪,便收考竟,霸益以善周

   (3)公明于利钝,宁肯捐吾等邪?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A

【小题5】

(1)藏霸当时十八岁,引领从客几十人在费县西山道中半途截劫,夺救父亲。

(2)后来臧霸的从事謥詷不遵守法令,武周获得他的罪状,就拘押拷问謥詷使其死于狱中,臧霸更因此与武周友善。

(3)曹公很清楚战事顺利与否,怎么可能舍弃我们呢?


解析:

【小题1】(迎战)

【小题2】...的原因(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C于之,兼词 D在,介词;比,介词)

【小题3】②写其亡命东海③对吕布的帮助 ⑤讨伐黄巾年军

【小题4】臧霸自身藏匿,太祖搜的臧霸

【小题5】译文:臧霸,字宣高,泰山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 人。父亲臧戒,曾任华县狱掾,其间因依据国法,不肯听任泰山太守凭私欲杀人,太守因而大怒,命令拘捕臧戒并送到太守府去,当时监送者约有百余人。臧霸当时十八岁,引领从客几十人在费县西山道中半途截劫,夺救父亲,监送者都不敢动,臧霸便与父亲一起奔命于东海,而臧霸亦从此以勇猛健壮闻名于世。

黄巾起义时,臧霸跟从陶谦击破贼众,授予骑都尉官职。于是臧霸在徐州招收士兵,与孙观、吴敦、尹礼等聚合军众,臧霸为统帅,驻扎在开阳一带。太祖曹操讨伐吕布时,臧霸等带兵往助吕布,吕布被擒后,臧霸隐身匿藏,曹操搜索,寻得臧霸,一见之下非常喜欢他,便使臧霸招降吴敦、尹礼、孙观、孙观之兄孙康等,往见曹操。曹操以臧霸为琅邪相,任用吴敦作利城太守、尹礼任东莞太守、孙观任北海太守、孙观的哥哥孙康任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交给臧霸。

曹操在兖州时,任命徐翕、毛晖二人为将。兖州乱起,徐、毛二人都背叛。兖州之乱平定后,徐、毛亡命出逃投靠臧霸。曹操告诉刘备,让他告诉臧霸奉上二人首级。臧霸便对刘备说:“我能依靠自力有所建树的原因,是因为我不会做这种事。我受主公(太祖曹操)存命保全之恩,不敢违其命令。不过有意于称王称霸的君主应该以义相告(不宜威迫),希望将军为我(向主公)解说。”刘备便把臧霸所言告诉曹操,曹操叹息,对臧霸道:“这是古人仁德之事,你却能够加以奉行,这也正是我的心愿啊。”于是让徐翕、毛晖二人都做了郡守。当时曹操正与袁绍相对抗,而臧霸屡次带领精兵进入青州,所以曹操能专心应付袁绍,不用顾念东方之事。曹操在南皮打败了袁谭,臧霸等前往祝贺。臧霸便求派子弟及诸将之父兄家属前往邺城,曹操说:“诸位忠心报国,但何必要如此来表现呢。昔日萧何派遣子弟前往侍奉高祖,汉高祖没有拒绝,耿纯焚烧自己的房子、马车、棺木追随,而光武帝没有辜负他的好意,现在我将用什么来改变前人的做法呢!”

当时东州纷乱,臧霸等执正匡义,征伐暴虐,使黄海、渤海、泰山地区清平安定,他的功没有谁比他大的了,于是都被封为列侯。臧霸被授予都亭侯,又同时担任威虏将军。臧霸又与于禁讨伐昌豨,与夏侯渊征讨黄巾余贼徐和等,有功劳,升迁为徐州刺史。沛国人武周担任下邳令,臧霸尊敬武周,认为他与众不同,常到其舍做客。后来臧霸的从事謥詷不遵守法令,武周获得他的罪状,就拘押拷问謥詷使其死于狱中,臧霸更因此与武周友善。臧霸跟从太祖讨伐孙权,先登入敌阵,再入巢湖,攻破居巢。张辽讨陈兰时,臧霸被调到皖,讨伐吴将韩当,使孙权不能前往救助陈兰。韩当派兵迎战臧霸,臧霸与韩当在逢龙作战,韩当又派兵在夹石拦阻臧霸,臧霸与韩当作战且打败了韩当,带军队回到舒城驻扎。孙权派几万人乘船驻扎在舒口,分兵前往营救陈兰,听说臧霸军队驻扎在舒城时,立即撤军。臧霸引军连夜追赶,到天明时,行军一百多里,拦阻敌人前后夹击。敌人窘急不堪,不能上船,跳水而逃者很多。于是吴军不能救陈兰,张辽便打败了陈兰。臧霸跟从太祖到濡须口征讨孙权,与张辽同为前锋,行军途中遇上大雨,前锋大军先到,江水竟然增涨,敌船逐渐靠近,将士都惶恐不安。张辽想撤离,臧霸阻止张辽说 :“曹公很清楚战事顺利与否,怎么可能会舍弃我们呢?”第二天,曹操果然发出撤军令。张辽到了太祖处,把臧霸之言告诉太祖。曹操认为臧霸做得好,授予扬威将军、假节的称号。后孙权请求投降,太祖还师。便留臧霸与夏侯惇等驻扎在居巢。

相关题目

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作抽样方法比
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作抽样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A.要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全体男生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2010 年5月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闭幕。中美
2010 年5月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闭幕。中美双方着重讨论了中美双边关系、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进金融改革等方
对下列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以加工贸
对下列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B.印度尼西亚——气候干燥,农业落后 C.印度——耕地面积广大,主要粮
已知代数式x﹣3y的值是4,则代数式(x﹣3y)2﹣2x+6y﹣1的值是(
已知代数式x﹣3y的值是4,则代数式(x﹣3y)2﹣2x+6y﹣1的值是(     )  A. 7              B. 9          C. 23          D.-1
将稀硫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
将稀硫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On Nov.18, 1995, Itzhak Perlman, the violinist, came on stage to give a concert in the Avery Fisher Hall at the L
以下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项目结论 A三种有机化合物:
以下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项目结论 A三种有机化合物:丙烯、氯乙烯、苯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B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
下列一段话所用的修辞手法列举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一段话所用的修辞手法列举正确的一项是(      )(3分)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