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

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见图10),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14分)

    在经历雾霾天气之后,乙组同学认为持续的雾霾折射出我们与美丽中国的距离,于是主动去调查,发现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有:能源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民众环保意识淡薄等。

治理雾霾,须有作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作为。(12分)

答案

【答案】1)人类活动对环境都有污染(或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工业化之前,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初期,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低趋高;工业化中后期,环境污染由高趋低;工业化基本完成以后,对环境的污染降到环境容量以下。(4分)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保障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分)技术进步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削弱对环境的影响;(3分)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能带动环保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减缓环境恶化。(3分)

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切实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分)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3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3分)公开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自觉接受人民监督。(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第一小问以图示加文字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以及归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图示及图示下面一段文字并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示及文字反映的全部信息。解答本题学生要看到工业化之前、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基本完成后等阶段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本题第二小问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从材料中找到答题的突破点,学生从材料中可以找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技术进步”、“ 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答题的角度,接下来就需要学生结合材料及平时所学知识展开叙述形成答案。

2)本题也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角度,但从设问中“政府”这一行为主体上找到解答此题的方向。学生解答此题首先需要明确书本上政府这一知识点包括哪些小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用这些知识点去结合材料完成本题的作答。

相关题目

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
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
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
填入下列语段中的四个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填入下列语段中的四个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刘勰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古人在吟诗作文时总是想方设法营造出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有(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有( ) ①供求机制 ②价格机制 ③竞争机制 ④宏观调控 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
材料一:近期,“温州之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材料一:近期,“温州之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温州传统制造业转型之痛的真实写照。2011年上半年生产制造业面临着人力成本上涨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热的纯碱去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热的纯碱去油污效果更好         B.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高压下有利于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板块运动的形式主要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板块运动的形式主要有张裂和挤压运动       B.板块内部比较活跃 C.各大板块大多数时候处于静止当中 D.板
如图所示,质量为4.0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为20
如图所示,质量为4.0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为20N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0;取g = 10m/s2,c

最新题目